学前教育理论流派(1)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1)

ID:40098929

大小:359.5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21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1)_第1页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1)_第2页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1)_第3页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1)_第4页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1)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第一节学前教育思想溯源一、学前教育起源(一)氏族社会时期年老者(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全体母亲(三)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家庭妇女(四)军事民主时期一、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一)古埃及的幼儿教育(二)古希伯来的幼儿教育家庭教育时期会堂教育时期(三)古印度的幼儿教育(四)古希腊的幼儿教育1、斯巴达的幼儿教育儿童是国家的财富重视体质教育7岁前儿童接受的是家庭教育2、雅典的幼儿教育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德教育7岁前男、女儿童都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共同特点:国家本位的儿童观;重视体质教育幼儿教育在家庭中完成整个幼儿教育处于自发的萌芽状态二、近代学前教育思想(一)夸美纽斯的

2、大教育观捷克人,17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先后出版《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母育学校》、《世界图解》等著作1、重视体育2、强调德行的培养3、智力是无价之宝4、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智力教育的内容5、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让儿童在大自然中通过观察发展感觉6、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原则7、教学要彻底与巩固(二)洛克的“白板说”《教育漫话》教育内容:体育、德育、智育(三)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爱弥尔》1、人的发展和教育分四个阶段:0至2岁的婴儿期——保障身体健康;2至12岁——感觉教育;12至15岁——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劳动教育;15至成人期——道德教育;2、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自

3、然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3、教育方法给予行动的自由;感觉教育;模仿;自然后果法:自食后果法;(四)裴斯泰洛齐的自然教育1、倡导爱的教育“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2、强调母亲的教育作用3、明确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数目、形状和语言4、教育要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5、教育内容分为体育、劳动教育、智育和德育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五)福禄贝尔的教育理论1837年在勃兰根堡开设第一所幼儿学校,1840年正式将此学校取名卫幼儿园1.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2.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3.儿童发展三段论“自然儿童”----“人类儿童”----“神的儿童”4.儿童的四种本能

4、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宗教的本能。5.教学即生活6.福禄贝尔的教育方法(1)在游戏中获得发展。(2)恩物引起幼儿地活动1、定义: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套玩具操作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2、类型:恩物有20种,前10种为分解恩物,重在引导儿童发现,后10种为综合恩物,重在引导儿童发明创造3、作用:恩物教学的主要宗旨是训练儿童的感觉第二节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一、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民主主义与教育》(一)杜威的儿童观(二)教育思想1、教育即成长2、教育即生活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教育原则1、儿

5、童中心论2、从做中学(二)蒙台梭利教育理论1、蒙台梭利的儿童观(1)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2)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A感觉发展敏感期B语言发展敏感期C秩序感发展敏感期D肢体协调发展敏感期E群性发展敏感期(3)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2、蒙台核利教育方案(1)教育目的①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②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2)教育的内容①日常生活练习②感觉教育●应该重视视、听、触觉特别是触觉的训练●把握感觉教育的适宜时期●感觉教育的刺激应该孤立化●感觉训练有具体的步骤和程序-----“三段式”命名;确认;记忆;③语言教育读的教育写的教育④数学教育⑤文化科学教育(3)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①有准备的环境秩序自由真

6、实与自然美感与安全②教师——导师环境的提供者示范者观察者支持者和资源者③教具——工作材料刺激的孤立性操作的顺序性工作的趣味性教育的自动性3、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局限性(1)孤立的感官训练(2)对创造力的忽视(3)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三)皮亚杰的认知结构主义流派1、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心理发展过程:感知运动阶段(0-2y)——前运算思维阶段(2-7y)——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y)——形式运算思维阶段2、教育思想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发现式教学方法强调智力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建构过程3、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a)教育

7、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避免儿童教育的成人化倾向b)发展儿童的主动性c)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d)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四)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涵义:加德纳多元智力智力的性质●多元的――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言语-语言能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能力;●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1、定义:儿童的发展有两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