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

ID:40143511

大小:299.3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23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_第1页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_第2页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_第3页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_第4页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郑州大学数学建模论文题目:电梯调度问题摘要本文首先建立一个电梯调度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从乘客满意度和公司满意度两个角度考虑评价指标的选取。选取了表征乘客满意度的指标—乘客平均候梯时间与乘客平均乘梯时间;表征公司满意度的指标—电梯能耗的大小并以电梯的总停靠次数衡量。利用这三个指标来综合评价电梯调度方案的优劣。并采用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1]《网络层次分析法与决策科学》,孙宏才,田平,王廉芬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2011的思想,建立了全面合理的电梯调度方案的评价体系。15其次,考究问题是一个排队系统动态优化问题,

2、通过为电梯合理分配楼层,来最大限度地缩短时间、减少电梯能耗。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掌握各个乘客的时间信息记忆楼层信息,利用matlab随机数生成函数模拟出每次运行过程乘客的停靠信息,综合考虑乘客、公司满意度指标设计了如下调度方案:将电梯分为三组,每组两台电梯,分别负责低层、中高层和高层区域。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得出:方案第一组电梯负责2至9层,第二组负责10至15层,第三组负责16至22层时较优。在第二问中,利用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各个因素进行融合,得到了电梯调度模型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

3、该方法分别计算模型未改进时、设计方案后的综合满意度,即可衡量出方案的改进程度。结果显示,第一组电梯负责2至9层,第二组负责10至15层,第三组负责16至22层时,乘客候梯时间、乘客乘梯时间和电梯停靠次数均被不同程度地优化,可以将此方案建议给大楼管理者采纳。最后本文就所建立的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向。结合实际,加入重要因素的考虑,比如考虑其他交通流,考虑个别人群满意度。关键字:调度优化随机函数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一、问题重述15电梯是高层建筑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

4、的角色。如今在一幢写字楼中,由于每天早晚上下班的时间固定,所以人们乘坐电梯的时间也相对集中,在某些时间段人流相对密集。结果有几部电梯在高峰时段每一层都停下来各上一两位乘客,这样导致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较长,且电梯能耗较大。因此,改善电梯在高峰模式下的调度模式,研究改善当前电梯运行情况的方案,就愈发显示出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商业中心某写字楼有二十二层地上建筑楼层和两层地下停车厂,6部电梯,每部电梯最大载重是20个正常成人的体重之和。工作日里每天早晚高峰时期均是非常拥挤,而且等待电梯时间明显增加。请针对早晚高峰期的电

5、梯调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以期获得合理的优化方案。1)写出若干合理的模型评价指标。2)暂不考虑该写字楼的地下部分,每层楼层的平均办公人数经过调查已知(见表1)。假设每层楼之间电梯的平均运行时间是3秒,最底层(地上一层)平均停留时间是20秒,其他各层若停留,则平均停留时间为10秒,电梯在各层的相应的停留时间内乘梯人员能够完成出入电梯。表1:该写字楼各层办公人数(见附表1)请你针对这样的简化情况,建立你的数学模型(列明你的假设),给出一个尽量最优的电梯调度方案,并利用所提评价指标进行比较。3)将你在第2问中所建立的

6、数学模型进一步实际化,以期能够尽量适用于实际情况,用于解决现实的电梯调度问题。二、问题分析15本题建立了一个电梯调度模型,研究在高峰模式下改善电梯调度模式、优化电梯运行情况方案的问题。考虑到优化前的方案在高峰时段每一层都停下来各上一两位乘客,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延长了乘客的等待时间,因此在设计较为优化的调度方案时,应尽量避免每一层都停下来。基于上述原则,结合题目要求与约束条件,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要求,建立了本文调度方案。将这些方案与原有方案进行比较,度量缩短的等待时间,进而判断方案的可取程度。在第一问中,分析沿

7、行以往电梯运行模式所暴露的弊端:上下班时期电梯拥挤不堪,乘客等候时间漫长,电梯能耗颇大,找到问题的症结。为改良此种现象,需要设计某种电梯调度方案,同时设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方案的优劣。在第二问中,将影响电梯调度模型的各个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融合,得到总体的满意度评价体系。利用该体系衡量问题一中的方案,即可比较出各方案的改善程度。该部分主要运用MATLAB进行层次分析以及matlab随机数生成函数。第三问,为了解决现实的电梯调度问题,针对所作假设加以是实际化,即将乘客同时到达电梯门口改为乘客以泊松分布到达

8、的情况,进而加以运算比较。三、模型假设1.各个乘客均在上班时间之前到达各自楼层,均在下班时间之后开始离开各自的楼层,没有迟到和早退的现象发生;2.电梯总能够按照接受的指令正常工作,不会产生物理故障;3.乘客进入电梯后,电梯门随即关闭,不考虑人为因素等待的情况;4.15电梯调动过程中,只考虑直达的交通流,其他形式的交通流不予考虑;5.进出写字楼工作人员均为正常成人,拥有正常成人体重;6.六部电梯分组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