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ID:40205888

大小:322.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7-25

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_第1页
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_第2页
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_第3页
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_第4页
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真学习、全面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法制办秘书行政司(研究司)胡振杰(副司长法学博士兼职教授)1一、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背景(一)我国突发事件发生情况1、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除火山外,所有自然灾害在我国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地理位置特殊,季风性气候,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大;—地理构造活跃,地形条件复杂,山地和高原占69%;—最常见的是洪涝、干旱、台风、滑坡、泥石流。2(一)突发事件发生情况2、重特大事故灾难频繁发生—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引发新的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事件仍然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全球新发现的3

2、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艾滋病、活动性肺结核、乙丙肝炎、血吸虫等感染者、患者都在几十万以上。4、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因素依然存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对敌斗争形势复杂。3(二)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建设现状1、应急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已出台涉及突发事件应急的法律30多件、行政法规30多件、部门规章50多件;—还出台中央、国务院及部门文件100多件。2、法律、行政法规确立的应急制度—动乱、暴乱或者严重骚乱的应急处置制度;—破坏性地震、防洪、环境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草原火灾、森林火灾、旱灾、突发性天气灾害等的应急制度;—破坏性地震、防洪、环境灾害、地质

3、灾害、海洋灾害、草原火灾、森林火灾、旱灾等的应急制度;—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植物疫情等的应急制度;—金融风险等的应急制度。4(二)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建设现状3、有关文件和部门规章确立的应急制度—反恐怖、群体性治安事件、民族或者宗教因素引发事件、劫机等的应急制度;—城市供水、城市燃气、水库大坝安全、铁路运输安全等的应急制度;—外汇电子数据备份与电子系统故障等的应急制度。4、还未建立应急制度的突发事件—重大计算机系统故障、大面积停电、大面积中毒、重大爆炸、外来生物入侵、价格干预以及有关城市公共交通、民用燃气安全等方面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5(三)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

4、的必要性1、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存在的问题—缺乏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法律;—现有应急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质量有待提高;—某些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还缺少法律规定;—多数应急预案还缺乏法律依据。2、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够明确,统一、协调、灵敏的应对体制尚未形成。3、有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4、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有待提高。6(四)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制定过程与调整范围1、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研究起草过程—2003年开始研究起草工作;—2006年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法草案

5、;—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本法共7章70条,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适用范围—重在对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作出规定,赋予政府应急处置所必要的权力,以及时控制事态发展。—只适用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对行为,不适用于战争、动员。7(五)突发事件应对法与紧急状态制度突发事件应对法与紧急状态制度的衔接—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或者社会秩序构成重大威胁,采取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急处置

6、措施不能消除或者有效控制、减轻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进入紧急状态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国务院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紧急状态期间采取的非常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另行规定。8二、突发事件应对法确立的主要制度(一)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1、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等四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突发事

7、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9(一)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县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政府应当立即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发生地的县级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的,由上级政府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应对

8、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政府应当予以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