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百病始生

第六单元百病始生

ID:40221694

大小:321.50 KB

页数:173页

时间:2019-07-26

第六单元百病始生_第1页
第六单元百病始生_第2页
第六单元百病始生_第3页
第六单元百病始生_第4页
第六单元百病始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百病始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百病始生《灵枢》有“百病始生”篇名。本单元主要讨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传变等内容。《灵枢·百病始生篇六十六》《素问·生气通天篇第三》《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灵枢·百病始生篇六十六》篇解百病,多种疾病; 始生,开始发生。本篇是《内经》中讨论发病为主的专篇。文中对于内伤外感诸病发生的原因,病邪伤人的途径、部位,疾病传变机理及其见证和治疗原则均进行了阐述,故篇名为百病始生。学习要求1、掌握关于发病的基本观点。2、掌握积的病因病机。3、熟悉病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4、

2、熟悉外邪致病的传变规律。原文601一级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注释(1)清湿:清,通凊(qìng),凊,寒凉。清湿,寒湿,指地之寒湿邪气。(2)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伤于上部的风雨,伤于下部的清湿,伤于五脏的喜怒,为三部之气。因其所伤害的部位有上、下、内的不同

3、,故称“所伤异类”。(3)会:《经籍纂诂》:“会,要也”。即要领、要点。(4)或起于阴,或起于阳:阴、阳此处指发病部位。阴即内,阳即表。张介宾注:“喜怒不节,五志病也,内伤于脏,故起于阴。清湿袭虚,阴邪之在表也,故起于下。风雨袭虚,阳邪之在表也,故起于上。”(5)方:道理、规律。(6)袭虚:乘虚侵袭。(7)淫泆:浸淫传布。淫,浸淫。泆,同溢,有扩散之意。原文601一级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

4、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分析本段概述了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发病规律。三部之气六淫—风雨寒暑—伤上居处—清湿—伤下七情—喜怒——伤内伤于表—病起于阳病起于阴对后世的影响:“三部之气”的分类法为后世医家认识病因奠定了基础。汉代张仲景按病因的传变概括为三条途径.宋代陈言明确提出“三因学说”.原文601(一级原文)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

5、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注释(1)不得虚:不遇到正气虚的机体。(2)虚邪之风:致病的异常气候。(3)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虚邪遇到正气虚弱之人,则会留滞于人体而发病。(4)两实相逢,众人肉坚:正气充实的人在正常的气候下,就会身体健康。分析论述了外感病的发生机理,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内经》发病学的一贯思想,他篇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

6、气至骨,入则伤五脏”《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河南中医学院原文602(三级原文)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脉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

7、;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河南中医学院注释1、淅然:形容怕冷的样子。2、其痛之时息:指疼痛时作时止。3、大经乃代:指邪气由络脉深入经脉,经脉接替络脉受邪。大经,指经脉,与络脉相对而言。4、洒淅喜惊:指恶寒怕冷,精神惊恐不安之状。河南中医学院自学指导:本段原文论述了外感虚邪贼风所致疾病的一般传变规律。河南中医学院原文603(三级原文)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

8、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月真)胀,(月真)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