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百病始生

灵枢·百病始生

ID:43528303

大小:1.02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10-09

灵枢·百病始生_第1页
灵枢·百病始生_第2页
灵枢·百病始生_第3页
灵枢·百病始生_第4页
灵枢·百病始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灵枢·百病始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帝内经》(释译图析)基础部邓沂《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篇名解释百病始生百病,泛指多种疾病。始生,即开始发生。《类经·疾病类·二》注云:“百病始生,无非外感、内伤,而复有上中下之分也。”因本篇着重讨论了疾病发生的原因、邪入的部位、病邪的传变及其见证和治疗原则等,故以百病始生名篇。如《灵枢注证发微·卷八》云:“内有百病始生,故名篇。”篇章大意一、讨论疾病发生的原因,诸邪伤人而病起于三部的发病规律以及外感发病的机理。二、阐述外感病的一般传变规律。三、讨论积病的病因病机以及积于不同部位的特征。四、举例说明五脏所伤的常见病因,并提出了治疗疾

2、病的基本原则。篇章结构第一节讨论疾病的发生第二节阐述疾病的传变第三节讨论积证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第四节论述五脏所伤及治疗原则释译图析第一节讨论疾病的发生一、提出“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二、论述“两虚相得”,疾病由生[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⑴喜怒⑵。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⑶,愿闻其会⑷。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⑸。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⑹,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⑺不可胜数⑻。一、提出“三部之

3、气,所伤异类”[注解释义]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⑴喜怒⑵。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⑶,愿闻其会⑷。⑴清湿:“清”,通“凊”,寒冷。清湿,此谓居处环境寒冷潮湿。⑵喜怒:此泛指喜怒等情志致病因素。⑶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三部之气,指伤于上部的风雨、伤于下部的清湿、伤于五脏的喜怒情志刺激,是三种不同性质的病邪。所伤异类,指上述邪气性质不同,伤人的部位不同。⑷会:《经籍纂诂》注:“会,要也。”即要领、要点。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

4、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黄帝向岐伯问道:一切疾病之所以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感受风雨、寒暑、寒湿等外邪,或是喜怒等情志刺激所致。因喜怒情志过度则伤及内脏;外感风雨之邪伤人则伤害人体的上部,清湿之邪伤人则伤害人体的下部。这种不同性质的病邪,伤害人体的具体部位各不相同,愿意听你讲一讲其中的要点。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⑸。⑸方:《广雅·阳韵》注:“方,道也。”引申为道理、规律。岐伯答道:侵犯人体三部的喜怒、风雨、清湿三种病邪性质各不相同,它们引起发病,有的起始于在里的阴分,有的起始于在表的

5、阳分,请允许我说明其中的道理。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由于喜怒等情志发自内脏、内脏又属阴,因此凡是喜怒等情志不节的就会伤害内脏,而内脏受伤发病就是病起于在里的阴分。喜怒情志不节伤脏(伤内脏、伤中)伤内(内脏)病起于阴里证喜怒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寒湿为水、属阴,出于地气,地气自下向上运行,所以寒湿之邪容易侵袭人体的下部。寒湿之邪侵袭伤下伤外(体表)病起于阳表证清湿自地而生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⑹袭虚:乘虚侵袭。风为阳邪、雨从上往下运行,所以风雨之邪乘虚侵袭易于侵伤害人体的上部。这就是不同邪气侵犯人体而易于引起发病的

6、三个部位。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风雨六淫伤上伤外(体表)病起于阳表证风雨自天而降至于其淫泆⑺不可胜数⑻。⑺淫泆:淫,浸淫;泆,溢也,有流溢、扩散之义。淫泆,即病邪在体内浸淫扩散。⑻不可胜数:胜,尽也。数,辨、审、考察。不可胜数,谓难以尽察。至于病邪体内浸淫扩散、证候变化多端,那就难以尽察了。[图表分析]三部之气,所伤异类起于阳表证风雨寒暑(概括六淫)伤上部外感至于其淫泆病清湿(居处寒冷潮湿)伤下部三部邪不可胜数内伤喜怒不节(泛指七情)伤内脏起于阴里证[小结]本文讨论邪气不同,所伤有别。一、说明百病始生即疾病的发生,是因风雨寒暑清湿六淫、喜

7、怒七情两类性质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实际这就是外感、内伤两类病因分类的雏形。二、由于病邪性质不同,因此侵犯人体的途径、伤害人体的部位、引起疾病的性质也各有差异。即六淫风雨伤上、清湿伤下,风雨清湿六淫均伤于外,故病起于阳、起于外;而七情喜怒伤脏、伤于内,故病起于阴、起于内。[原文]黄帝曰:余固⑴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⑵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⑶,与其身形,两虚⑷相得,乃客其形。两实⑸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⑹,大病乃成。气

8、有定舍,因处为名⑺,上下中外,分为三员⑻。二、论述“两虚相得”,疾病由生[注解释义]黄帝曰:余固⑴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⑵闻其道。⑴固:本来、原本。⑵卒:详尽、详细。黄帝说:我原本对临床上千变万化的病变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