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4革命历史小说》

《(最新)4革命历史小说》

ID:40236898

大小:195.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7-27

《(最新)4革命历史小说》_第1页
《(最新)4革命历史小说》_第2页
《(最新)4革命历史小说》_第3页
《(最新)4革命历史小说》_第4页
《(最新)4革命历史小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4革命历史小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革命历史小说一、50—70年代革命历史小说的发展概况1、革命历史小说的兴盛作者大多为革命的亲历者,有着叙说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和将革命“经典化”的愿望。主要作家作品:长篇有《铜墙铁壁》(柳青)、《风云初记》(孙犁)、《保卫延安》(杜鹏程)、《铁道游击队》(知侠)、《小城春秋》(高云览)、《红日》(吴强)、《林海雪原》(曲波)、《红旗谱》(梁斌)、《青春之歌》(杨沫)、《三家巷》(欧阳山)、《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等。短篇有《山地回忆》(孙犁)、《百合花》(茹志娟)、《黎明的河边》(峻青)、《党费》

2、(王愿坚)、《三月雪》(萧平)等。2、史诗化的艺术追求史诗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评价标准当代作家们的史诗化写作传统史诗化的艺术表现:揭示历史本质、反映重大历史事实、表现重大主题、时空结构庞大,对英雄形象的塑造等。如《保卫延安》、《红日》、《红旗谱》、《红岩》、“一代风流”等二、杜鹏程的《保卫延安》1、关于杜鹏程杜鹏程(1921——1991),陕西韩城人。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1946年内战开始后,任随军记者。1954年出版《保卫延安》,后有中篇《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工地之夜》、《夜走灵宫峡》、《延

3、安人》等。2、《保卫延安》的内容(略)3、《保卫延安》的艺术成就及对新时期战争小说的开拓性意义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被誉为当代战争文学的开山作和里程碑。(1)宏大壮阔的史诗构思及全知的叙事视角(2)艺术虚构与历史事实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物塑造——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相结合彭德怀、周大勇、李诚、王老虎(3)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激情。4、《保卫延安》的艺术局限及对后来战争文学的负面影响(1)在塑造人物时,有过分理想化的倾向。如李诚、周大勇(2)作者激越的情感抒发淹没了冷静、细

4、致的情节描写。(3)作品对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张扬掩盖了战争本身自在的悲剧性,削弱了战争文学对人的关怀和对战争的反思。5、《保卫延安》的历史命运开始于1949年,1954年初版,获很高评价。1956和1958年出版第二版、第三版。1959年,彭德怀被定性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后,该作品被查禁。新时期以来,才得以平反。三、梁斌的《红旗谱》1、关于梁斌梁斌(1914——1996),河北蠡县人。20年代后期开始参加革命运动。抗战期间和40年代后期,在冀中主要从事文学宣传和地方政权工作。除了《红旗谱》(

5、1958)、《播火记》(1963)、《烽烟图》(1983)长篇外,还有长篇《翻身记事》等。2、《红旗谱》的内容(1)内容:作者有着关于革命起源的叙述动机。作品生动地再现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我国北方农民革命斗争的历程。小说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锁井镇两家农民三代人与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和斗争,历史性的概括了大革命前后中国北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状况,深刻地展示了新旧历史时期中国农民斗争的不同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不断走向自觉斗争的历史进程。(2)主要人物及事件朱老巩——严老

6、祥朱老忠——严志和大贵、春兰——运涛、江涛地主冯兰池、冯贵堂党的工作者贾湘农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反割头税、保定二师学潮斗争等3、《红旗谱》的艺术成就(1)朱老忠典型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具有强烈鲜明的阶级爱憎、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意志。同时又慷慨无私,重团结,重义气。从农民英雄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从自发斗争转入自觉斗争。朱老忠的道路是旧中国农民自发到自觉革命斗争道路的体现。出水才看两腿泥为朋友两肋插刀(2)民族化的气魄和风格。最具艺术活力和审美价值内容上的民族化:北方农民生活的斗争和风俗,人

7、物性格的江湖气概。形式上的民族化:古典小说情节和结构方式的设计语言上,朴素生动,通俗易懂、民族化、群众化。以北方农民口语为基础。(3)史诗性的艺术追求:较长的历史跨度,宏阔的生活画面、长卷式的结构。(4)缺点:人物塑造的模式化和单一化,十七年文学的通病。四、杨沫和《青春之歌》1、关于杨沫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湖南湘阴人。代表作《青春之歌》(1958),八九十年代还有《芳菲之歌》、《英华之歌》。2、《青春之歌》内容小说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林道静不屈服于命运,对家庭和社会的个人反抗

8、,到最后投入时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形象地展现了“九·一八”——“一二·九”(1931——1935)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我国学生革命运动的历史风貌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从而提炼出一个革命的思想主题:一切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起来,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3、林道静形象的典型意义: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