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学案苏教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学案苏教版

ID:40255458

大小:533.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29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学案苏教版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学案苏教版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学案苏教版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学案苏教版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学案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学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桐叶封弟辩(自读课)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政治改革。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亦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卒于柳州。他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其文章风格清峭,内容有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有表现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较多的是抒发内心的牢骚抑郁和去国离乡的悲哀。现存有《柳河东集》。相关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花费大量精力阅读古今史书,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

2、深入的思考,辨其误,指其失,其中充满着对现实政治的关怀。这篇史评,就是这样一篇短小精当而见解甚深的力作。据《吕氏春秋·重言篇》和《说苑·君道篇》记载,周成王在一次与幼弟叔虞的嬉戏中,指着一片桐叶说要封他为诸侯。后来成王的叔父周公便以此为据,说“天子无戏言”,要求成王兑现诺言,结果叔虞被封于唐。对这样一件史事,前人不过读读而已,从未提出疑问,但柳宗元却从中发现一个事关重大的“王者之德”的问题。文意感知《桐叶封弟辩》,通过“古之传者有言”,即成王与周公之间的一段对话,说明君王也有说玩笑话的时候,而当君王

3、说玩笑话、说错了话的时候,为臣的就可以不听从并请他改正,“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对封建礼教、对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大胆挑战。思维导图桐叶封弟辩一、通假字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同“侍”,译为“古代的内廷近侍”二、古今异义1.不当封耶,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古义:指不合适,不恰当。中,读zhòng今义:指不中用,不可以,不好。方言词,形容词。中,读zhōnɡ2.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耶古义:是两个词,从,听从。而,连词,表承接、递进关系今义:是一

4、个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3.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古义:指行动、举止今义:指不慌不忙,镇静,沉着;也指时间或经济宽裕4.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古义:指催促求快今义:指驰骋,骑马奔驰5.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古义:句中泛指一般人。“小丈夫”泛指见识浅薄的人今义:泛指成年男子;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三、一词多义1.意2.宜3.道4.克5.之6.以7.于8.其四、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

5、法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使……实现,促成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王曰:“戏也。”(“……也”表判断)(2)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前一分句是肯定判断,无标志判断句,注意这里的“是”作指示代词,不表判断;后一分句用“非”表否定判断)2.省略句(1)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封”的前面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2)王以桐叶戏妇寺。(“戏”的后面省略了介词“于”)3.状语后置句乃封小弱弟于唐。(介宾短语“于唐”作“封”的状语,后置)1.“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6、”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这一设问十分有力,不但可以顺理成章地提出本文“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的中心论点,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中官宦擅政的嘲讽。2.作者借“桐叶封弟”这件事,意在阐明什么样的观点?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提出这样的观点有什么可贵之处?明确:作者的观点是“王者之德”“要于其当”。这样的观点,大胆否定了“天子不可戏”的君王神性,这在当时需要有超乎常人的胆识和气魄,是极为可贵的。3.在第三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断定“古之传者”所言不可信?明确:作者先从臣下辅君之道说起,认为周公一定不会去曲己

7、迎合王意;继以牛马为喻,说周公应懂得“急则败矣”的道理,因而也不会给成王施加压力;最后以人之常情作比,说即使家庭父子间也不能以戏言相互约束,何况是君臣之间。在作了这样几层推论之后,作者断定“古之传者”所言不可信。4.第四段看似是闲笔,其实很重要。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明确:它说明历史记载也不尽相同,“封唐叔,史佚成之”就是另一说法。这就暗示这个故事本身的不可信;它还说明,后人不应拘泥于历史记载,而更应思考这些史料是否合乎情理。这样,最后一段就与第二段“吾意不然”呼应,就成了第三段“故不可

8、信”的注脚。写法鉴赏1.反复曲折,波澜起伏全文抓住一个“戏”字展开论述,反复推敲,层层推进,正反论证,说明“桐叶封地”的记载不可相信,其逻辑不能成立。文章论辩反复曲折,波澜起伏,闪耀着深刻的思想光芒,为辩体文中的力作。2.先驳后立,透彻自然这篇短小的史评,用的是先驳后立的论述方法,驳得透彻,立得自然。作者表面上像是在辨别史料的真与伪,实际上是在辩论史事的是与非。作者大胆地否定了“天子不可戏”这种君王特有的神性,也对周公这样的圣贤办事的权威性提出怀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