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桐叶封弟辩学案

第2课 桐叶封弟辩学案

ID:40607327

大小:454.8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04

第2课 桐叶封弟辩学案_第1页
第2课 桐叶封弟辩学案_第2页
第2课 桐叶封弟辩学案_第3页
第2课 桐叶封弟辩学案_第4页
第2课 桐叶封弟辩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课 桐叶封弟辩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课 桐叶封弟辩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与韩愈共同倡导中唐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入朝为官后,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有《河东先生集》。“二王八司马”事件公元805年,唐德宗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进行了“永贞革新”。

2、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仅五个月,就遭到了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往外地,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分别被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第二年,保守派又杀害王叔文,逼死王伾;对八司马的迫害也有增无减,凌准、韦执谊都死于任所。过了整整十年,柳宗元、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五人(程异先被起用)才奉诏进京。但刚到长安,朝廷受保守派的唆使,又把他们贬往更加荒凉的边远州郡。“辩”是古代文体名,即辩驳之文,其体成于韩愈(有《讳辩》)和柳宗元。桐叶,梧桐叶。据《吕氏春秋·重言篇》和《

3、说苑·君道篇》记载,周成王在一次与幼弟叔虞的嬉戏中,指着一片桐叶说要封他为诸侯。后来成王的叔父周公便以此为据,说“天子无戏言”,要求成王兑现诺言,结果叔虞被封于唐。对于这样一件史事,前人不过读读而已,从未提出疑问,但柳宗元却从中发现了一个事关重大的“王者之德”的问题,层层辩驳,步步推进,使“天子不可戏”之说的谬误昭然若揭。本文的重点不在于辨伪,而是围绕重臣应如何辅佐君主这一中心发挥议论。君主随便说了一句开玩笑的话,臣子却把它当做金科玉律,绝对地予以服从——作者尖锐地批评了这种荒唐现象,指出“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对统治者的言行,要

4、看它的客观效果如何,不能拘执盲从。这在君主至高无上的封建专制时代,是相当大胆的议论。1.读准字音(1)王以桐叶戏妇寺(shì,同“侍”) (2)史佚(yì)(3)当(4)号为君臣(hào)(5)中(6)传2.读准句读(用“/”标出朗读停顿)(1)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2)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3)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吾意不然:认为(2)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宜,应当;以时,及时,适时(3)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合适,恰当(4)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苟且,随便(

5、5)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怎样(6)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约束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易(2)然(3)辞5.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介词结构后置句(2)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宾语前置句(3)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宾语前置句(4)戏也:判断句(5)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判断句(6)使若牛马然:省略句(7)以封汝:省略句6.翻译下列句子(1)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译文: (2)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译文: 答案 (1)把土地和百姓封给弟弟,让他成为一国之主,(周公这样做)能算圣人吗?(

6、要点:为之主;其,表反问语气。)(2)这只不过是那些见识浅薄而又自作聪明的人所干的事。(要点:直,只、不过;缺缺者,耍小聪明的人。)桐叶封弟辩1.作者针对什么现象提出了批评?又确立了什么样的观点?答: 答案 针对现象:君主随便开了一句玩笑,臣子却把它当做金科玉律,绝对地予以服从。观点: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2.第2段开头四个字“吾意不然”的作用何在?答: 答案 针对第1段叙述的桐叶封弟的故事,斩钉截铁地表明自己鲜明的态度,自然引出下面的阐述。3.作者断定:“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认为周公不当做也不会做这类事,从文中看有几层理由?

7、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哪一点?答: 答案 作者从臣下辅君之道的角度,认为周公一定不会曲己迎合王意。然后以牛马为喻,认为周公应该懂得“急则败矣”的道理,因而也不会给成王施加压力。又从人之常情角度,认为即使家庭中父子间也不能以戏言相互约束,何况是君臣之间。最后一段“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说明历史的记载也不尽相同,暗示这个故事本身的不可信。最根本的原因是,作者以“大中之道”衡量“周公辅成王”。(“大中之道”是柳宗元理想中的哲学标准、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要求通权达变,处世贵“当”)“吾意不然”到“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这一中心论点的提出,中

8、间的阐述多用问句。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些问句的特点和作用。答: 答案 “吾意不然”后用“当封”和“不当封”两个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无论如何,此等大事都不应在成王“戏”(开玩笑)时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