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新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

第四章:新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

ID:40268759

大小:4.69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7-29

第四章:新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_第1页
第四章:新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_第2页
第四章:新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_第3页
第四章:新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_第4页
第四章:新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新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新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理性反思散文”第三节乡土风情散文第四节“学者散文”和文化随笔第五节“人物专题式报告文学”第六节“社会问题式报告文学”第七节新世纪散文与报告文学第一节概述一、新时期艺术散文的艺术开拓1、从“真实”和“真诚”出发,在稳步发展中取得多种主题的多向开拓。2、“文体意识”觉醒,构建多维多元的艺术格局。3、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形成具有梯队特点的创作群体。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成就1、题材和主题不断开拓和深化。2、文体的探索创新和文体理论的研讨不断取得新成果,形成多样化的艺术格局。3、创作队伍空前壮大。三、90年代随笔的繁荣1、面向多层文化的大众性。2、面向

2、客观世界的开放性。四、散文理论研究的新进展1、密切联系散文创作实践,及时从理论高度进行归纳和引导。2、集中关注散文本体,研究散文内部规律。第二节理性反思散文一、巴金《随想录》1、说真话的大书2、民族反思录3、“无技巧”的艺术境界4、文体的自觉二、孙犁1、记忆实录2、文体自觉3、语言明净、洗练青年巴金90华诞时的巴金1934年的巴金1982年的巴金不同版本的《随想录》封面晚年孙犁孙犁散文第三节乡土风情散文一、贾平凹:“世俗风情”散文1、乡土风情于历史文化之中2、针砭时弊、文化批判、自我反思3、中西融合的艺术追求4、多副笔墨:小说笔法、诗的意象、杂文的理趣二、汪曾祺:风俗民情散文浓郁的乡

3、土风情抒写形成了汪曾祺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同时也成为他的散文创作的鲜明特色。在恬淡、隐逸的文字里,浸润着对于风俗民情的钟爱和淳朴而深切的民间情怀。贾平凹散文汪曾祺散文第四节学者散文和文化随笔一、学者散文学者散文繁荣的原因:转型时代学者融入时代、开拓文化空间的需要,是学者参与社会、关注人生的方式张中行:宁静、古朴、超脱、深沉、平淡金克木: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大多是针对一个论题,追根溯源,探隐索微,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广征博引,信笔展开,在“漫谈”与“闲话”中引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余秋雨:大气磅礴,想象丰富,激情澎湃,文采华丽典雅。余秋雨常常把精神对象空间化,用感性的风景来象征

4、历史和文化,用细腻、生动的笔墨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幅具体的历史图景。二、文化随笔刘心武:闲话家常的方式,往往选取新颖视角,生发新意,经过艺术化的审视和陌生化的提升,这种闲话家常成为感情共鸣和心灵沟通的亲切方式。蒋子龙:善于借助文化人类学透视和剖析现实社会的精神文化现象。富有人道主义内涵。韩少功:坚持着人文关怀的写作立场,维护着人类心灵自由和人格独立。少叙事和抒情,重议论和理性思辨,是诗化的理性。史铁生:关于人生困境的问题、诉说着他的人生体悟与思想。脱俗、通透、达观的品格。亲切和美,纯净自然,内蕴激情而又境界深远。张中行散文张中行金克木散文集金克木余秋雨秋雨散文史铁生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

5、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史铁生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

6、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2002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2005年6月,《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作品奖。史铁生散文第五节人物专题式报告文学一、新时期人物专题报告文学的发展关注极左年代受歧视的知识分子多样化的历史悲剧、生活挽歌和人生欢歌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二、

7、代表作家徐迟:诗化报告文学黄宗英:融身于作品之中柯岩:人生欢歌理由:小说式报告文学陈祖芬:人物专题式报告文学90年代的徐迟黄宗英陈祖芬柯岩第六节社会问题式报告文学一、社会问题式报告文学的类型:1、历史反思型2、现实参与型二、美学规范:1、整体透视2、思辨力度和学术品格3、淡化人物、突出问题、开放技巧三、代表作家:钱刚:《唐山大地震》贾鲁生:《丐帮漂流记》、《中国西部大监狱》麦天枢:《土地与皇帝》、《西部在移民》胡平、张胜友:《东方大爆炸》、《世界大串联》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