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

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

ID:40273363

大小:304.7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30

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_第1页
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_第2页
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_第3页
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_第4页
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问题之-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压轴题型概述】本专题专门探求图形在变化过程中,符合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存在性问题.这个动点可以在x轴、y轴上,也可以在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上;可能是一个点在运动,也有可能两个点同时运动;所以这类题目的解答要根据运动本身的特点,写出符合这个特点的点的坐标或求出线段的长度.等腰三角形的题目范围较广,题型很多.数形结合,可以直观地找到解题的捷径;代数方法、几何方法各有千秋,灵活应用才能事半功倍.这部分考题在中考试卷中的比例很大,约占30%左右.【策略分级细述】1.怎样设动点的坐标(1)若动点在x轴上,

2、因为横坐标x在变化,纵坐标y没有变化,始终等于0,所以可设动点坐标为(x,0);若动点在y轴上,横坐标x没有变化,始终等于0,纵坐标y在变化,所以可设动点坐标为(0,y).(2)若动点在函数y=f(x)上,则横坐标设为x,纵坐标设为f(x).例如,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上,设A(x,y),因为y=,所以用来代替y,这种情况一般就直接设A(x,);又如:点B在一次函数y=2x─上,直接设B(x,2x─).2.等腰三角形要分类讨论如图1-1,一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时,存在三种情况:AB=AC;AB=BC;BC=AC,所以要分类进行讨论.图1

3、-2图1-3图1-13.坐标系中三角形边长的表示如图1-2,若三角形AOB的三个顶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A(x1,y1),B(x2,y2)则AB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AB=.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他两条边的距离也写出来,OA=,OB=.然后按照图1-1的方法,让三条边两两相等,解方程即可.我们来具体的解一道反比例函数图像上求等腰三角形的题.9例1.如图1-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y=图像上的点A、B的坐标分别为(2,m)、(n,2),点C在x轴上,且△ABC为等腰三角形,求点C的坐标.分析:1.反比例函数y=图像上的A、B点,满足这

4、个解析式,所以把A、B点的坐标分别代入,求出这两个点的坐标.2.如图1-4,点C在x轴上,所以设C(x,0).3.为了方便起见,讨论前可以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别把AB,BC,CA的长度写出来.4.根据等腰三角形存在三种情况:分别对AB=AC;AB=BC;BC=AC进行讨论.解:因为A(2,m)、B(n,2)在y=上,所以m=,2=,解得:m=4,n=4,所以A(2,4)、B(4,2).因为点C在x轴上,所以设C(x,0),则AB==2,AC==,BC==.若△ABC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①AB=AC,即=2,整理得x2─4x+1

5、2=0,因为△<0,所以方程无实数根,这种情况不存在.②AB=BC,即=2,整理得x2─8x+12=0,解得x1=2,x2=6,所以C(2,0)(如图1-4);C(6,0)(因为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不能构成三角形,如图1-5,所以舍去).③BC=AC,即=,解得:x=0,所以C(0,0)(如图1-6).所以这样的点C有两个,C(2,0)或(0,0).图1-6图1-5图1-4例1有两个固定的点在反比例函数上,动点在x轴上,探求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存在性.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正、反比例函数上的两个点和y轴上的点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问题

6、.9图1-7例1.如图1-7,点A(m,2)是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AB⊥y轴于点B,OB=2AB.(1)求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另一个交点C的坐标;(3)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AC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从点A(m,2),AB⊥y轴可得:OB=2,因为OB=2AB,所以AB=1,所以A(1,2)把A点的坐标分别代入所设的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得(1).2.一般地,求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可以把这两个函数联立方程组,解这个

7、方程组得到的x,y就是它们的交点坐标.但是此题也可以利用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特殊性:它们的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得到C点坐标.3.因为点D在y轴上,设出D点坐标,按照等腰三角形存在的三种情况:AC=AD,AC=CD,AD=CD,进行分类讨论.解:(1)因为AB⊥y轴于点B,OB=2AB,点A(m,2)所以OB=2,AB=1,所以A(1,2),因为A(1,2)在y=kx(k≠0)上,所以k=2,所以y=2x.又因为A(1,2)在y=(k≠0)上,所以k=2,所以y=.(2)因为A(1,2),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关于原点对称,所以C(─

8、1,─2).(3)存在.因为点D在y轴上,所以设D(0,y),则AC==2,AD=,CD=若△ACD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①AC=AD,即2=,整理得y2─4y─1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