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2、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2、大自然的启示

ID:40278451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30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2、大自然的启示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2、大自然的启示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2、大自然的启示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2、大自然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亚洲学校备课记录序号:备课日期:2017年3月14日课题12*大自然的启示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毕丹拟授课时间第5周星期五第1节授课人魏伟春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3.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教学资源准备与选择多媒体课件教法与学法讲授法、感情朗读法预习作业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个人再探索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呢?二、自主学习1.同桌互相抽认生字词和课文,要求读熟课文。2.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3.小组代表交流学习情况三、重点学习,交流感受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学习提示可采用将各部分连起来的方法概括文章大意。同学互相补充(2)重点探究第5-6段。①再仔细读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了呢?“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②小组讨论交流。③全班交流,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第5自然段中列举了哪几种事物,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第6自然段是从反

3、面说明的。即:如果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为地破坏这种联系,就会破坏生态平衡。④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受到什么启发。(谈谈动物间的食物链现象)!四、拓展延伸请生交流搜集到的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新亚洲学校备课记录本教学过程个人再探索第二课时学习《人类的老师》1.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自学方法学习本文,在方式上仍然讲究自主、合作、探究。着重解决以下问题:想想它主要写了什么?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不懂的词语在上面的第二大环节中已经处理了)课件解释“流线型”(1)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4、(2)科学家从鲸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3)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4)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以上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适当引导,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这一板块的教学主要的培养学生从不同有角度去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文章的语言优美与深刻的内涵。体会文章运用语言表达思维的特点,从语言品味这个角度去把握作者思维,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二、观察大自然,结合生活,展开联想。读写结合,训练能力,拓展思维。  ⑴你从作者表达的对人生的感悟中,感受到作者是怎么一

5、个人?我们应该对待生活?⑵你还能从大自然中获得哪些启示?生: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生:现在生活中还是有随意破环环境,破坏大自然的现象。生:比如乱丢垃圾,塑料袋、电池等这些垃圾对环境危害非常大。生:不乱扔垃圾,做到垃圾分类。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处理垃圾的?(一)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通过讨论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好处(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节省资源),总结出进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二)垃圾分类的可行性1、在生活中实行垃圾分类可能吗?(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很容易;例举出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也就能得出实行垃圾分

6、类是可行的。)知道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后,部分学生可能会认为:既然实行垃圾分类有必要,那知道就肯定能实行垃圾分类.另外一些学生可能会认为现在的生活中没有看到垃圾分类,就会认为垃圾分类不可能.从而引出争论.  学生自由发言,探讨与交流。  (本教学板块目的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课文的深刻思想启发学生对生活细心地去观察每一件小事,深入的认识。立足学生的个性的感受,从课本走向课外,学会关注自然与生活的细节,让学生在读书中学做人,在生活中学做人,在自醒自悟中成长。)  5、教师小结我们身边的自然变化,试着也

7、用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从中领悟到什么启示,用抒情议论的句子表达出来?题目自拟板书设计12*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因)人类的老师保持生态平衡(悟)飞机鸟类,昆虫毁坏森林(果)轮船鲸…………作业布置1、完成能力测试第12课。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教学这两篇课文,要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带给我们的启示作为教学的重点,课堂上要花大量的时间解决。为了显示接待课的完整性,我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让生字、词语的学习时间占了很大比例,达到了十多分钟,致使在完成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启发上匆匆忙忙。还有一些教学内容也没当堂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