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当前高效课堂模式

静观当前高效课堂模式

ID:40313695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0

静观当前高效课堂模式_第1页
静观当前高效课堂模式_第2页
静观当前高效课堂模式_第3页
静观当前高效课堂模式_第4页
静观当前高效课堂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观当前高效课堂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效课堂模式之我见李霞(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一、现状分析1.课堂教学模式当前走在课堂改革前沿的有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兖州一中,山东昌乐二中等。这些课改名校都探索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检测”课堂模式。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前“三”是指该模式的三大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后“三”是指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模块,“六”是指展示模块“六大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采用导学案的方式,使课前、课中、课后形成良性循

2、环的学习方式。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从班级学生程度上,“2”是优秀学生,“7”是中档学生,“1”是“学困生”;从知识方面,“2”是学生自己学会的,“7”是学生巩固讨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从课堂时间分配上,“2”是老师的指导、点拨大约10分钟,“7”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大约30分钟,“1”是学生自结、巩固、检测大约5分钟。这些高效课堂模式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纷纷到这些名校取经学习,从这些不同的高效课堂模式可以发现他们的共性,即在实施过程中都有学生学习小组建设、自学展示、质疑讨论、当堂检测、总结反思等环节,老师的“

3、一言堂”消失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了学生,这些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2.课堂改革理念尽管这些课堂的模式不同,但是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这也是教育的本质。具体来讲一是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进行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二是强调“对话教育”,“‘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开放的、生成的,”王向华.对话教育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51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自己的对话等。三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老师起启发指导作用。这些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全新的,他们是

4、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也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著名论断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教育理念,不仅仅适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对所有学科都是可以借鉴的,“三主”就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还有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即按照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等6个步骤实施课堂教学。从以上教育教学理念可以看出,当今高效课堂各种教学模式都是在不断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所以,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3

5、.课堂改革成果从当前的课堂改革成果来看,这些学校的改革是成功的。首先就是升学率高,这也是社会认可的主要原因,这些是符合我们的国情的。第二就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获益终身,高校课堂培养出了很多具有高效学习能力的学生,这是我们社会需要的人才。第三,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得到很好的结合,这些学校的“学困生”到最后几乎都转化为优秀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生不成才就成人。我们看到的是果实,这些果实来之不易,是他们在不断探索、不断打磨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课堂模式使我们的课程改革呈现“百家争鸣”的局势。当然,一枝独秀不是春,课程改革的春天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因为我们国家地区

6、发展的不平衡也就意味这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有招”—“无招”—“有招”,从一开始传统的“满堂灌”到新课改下无所适从再到如今的高效课堂,这是一种进步,但是最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无招胜有招”。各省市地的学校应该结合实际寻找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课改名校的新理念、新模式时,各省市地区一定要结合实际,灵活变通,切不可按部就班,否则就会导致邯郸学步。二、存在问题1.课堂环节程序化。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环环相扣,结构紧凑,一个环节结束下一个环节开始,学生在程序化

7、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受时间的影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往往得不到真正的深入,有时只是流于表面。2.实施过程机械化。为了表示课堂改革的力度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杜绝老师的“一言堂”,一些学校的领导规定所有的老师每一节课都要采用新的课堂模式,一节课的讲解不能超过多少分钟,否则老师就要“下课”,特别是在做观摩课和公开课的时候,有专门负责计时的。看课的人有的就是看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等现象,平时去听推门课,如果不是新的课堂模式,就要“被谈话”,这些做法太过机械化,绝对化。3.评价方法单一化。有人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根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