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第4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ID:40350876

大小:420.16 K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7-31

第4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_第1页
第4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_第2页
第4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_第3页
第4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_第4页
第4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护理学导论赣州卫生学校基础护理教研室2第四章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赣州卫生学校基础护理教研室刘立祯3第四节护患沟通第三节人际沟通第二节护患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4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的特征人际关系的功能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人际关系的原则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广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狭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名词解释)二、人际关系的特征1、互动性:即交往的双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积极互动的主体。特点:交往的双方常常会根据对方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自己对交往的态度。EG:

2、“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2、情感性:表现为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联合情感,或相互排斥或反对的分离情感。3、明确性:交往关系明确。二、人际关系的特征4、渐进性:人际关系的发展需要经过一系列有规律的阶段或顺序,呈渐进性发展。5、复杂性: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三、人际关系的功能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紧张。(一)个体功能1、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调节。2、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变;3、保持身心健康。(二)社会功能1、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氛围2、增强群体凝聚力四、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一)社会认知(二)心理方位及

3、心理距离(三)人际吸引(一)社会认知1、概念(名词解释)又称人际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的推测与判断过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他人的认识过程)社会认知的过程是认知者的过去经验根据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进行的,又必须通过认知者的思维活动来进行。(一)社会认知2、社会认知的特征(多选题):(1)知觉信息的选择性:交往双方并不是接受对方所有的信息,而是倾向于对某些信息进行加工迅速形成个人信息。中心特质:阿希,在印象形成中起到中心作用的特质。边缘特质:(2)认知过程的互动性(3)认知形成的一致性:不矛盾(4)社

4、会认知的评估性:主观评估性。(一)社会认知3、社会认知的偏差:(重点)认知形成过程的3个主要成分:认知者、认知对象和交往的情景。(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是指交往双方在首次接触时,根据交往对象的外显行为等做出综合性判断和评价而形成的最初阶段。研究表明: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更大,即首因效应。(一)社会认知(2)近因效应:是指新近获得的信息比以往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认知具有更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a在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首因效应起重要的作用;b而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影响较大;c当回忆原有信息有困难时,新近

5、的信息就发挥作用,出现近因效应;d当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出现时,首因效应明显;e而两种信息连续出现时,近因效应发挥主要作用。(一)社会认知(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主要指对交往对象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以此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实际生活中,此效应常常使得人们对他人产生偏见。(一)社会认知(4)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或事物所形成的笼统的、固定的印象和看法。以习惯性思维为基础。来源途径:直接与某个人或群体交往的亲身经历;来自于群体成员的概况印象(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1、心理方位(1)定义:心理上主导性及权威性的差异。心理差位关系

6、:一方从心理上具有主导性和权威性,上下级之分。心理等位关系:没有心理等级的差异。(2)心理差位程度等级(下级对上级)(单选题)A微弱差位:尊重对方的意见,但主观意愿决定是否照办。B中强差位:按照要求照办,有意见委婉方式提出,会保留自己意见。C显著差位:立即照办,有意见也不敢当面提出。心理会保留自己的意见。D超强差位:绝对照办,甚至盲目服从。(3)心理方位类型(了解)法定权威型确定方式精神权威型:外显型心理方位:表现形式内隐型心理方位:始定型心理方位:确定时间渐定型心理方位:2、心理距离(1)概念:人际交往中,双方按照情感亲疏程度来保持和调整彼此的距离。情感

7、越密切,心理距离越近,称为正性心理距离,用心理相容度来表达;反之为负性心理距离,用心理相斥度来表达。(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2、心理距离(重点)(选择题)(2)等级:+4~~~-4,正四级(密友):设身处地,主动,不图回报正三级(好友):主动,一般不图回报正二级(朋友):互有好感,主动,回报期望正一级(初识):一些好感,再次交往意图零级(路人):没太多感觉,无再次交往欲望负一级(对手):会冲突负二级(冤家):有冲突,矛盾突出负三级(劲敌):冲突表面化,有报复心理负四级(夙敌):随时将对方置于死地(三)人际吸引1、概念: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相互接纳

8、和喜欢的现象。2、影响因素(多选题)个人特质:外貌、才能、个性品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