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古对今 骆鑫荣

6 古对今 骆鑫荣

ID:40397517

大小:16.8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1

6 古对今 骆鑫荣_第1页
6 古对今 骆鑫荣_第2页
6 古对今 骆鑫荣_第3页
6 古对今 骆鑫荣_第4页
6 古对今 骆鑫荣_第5页
资源描述:

《6 古对今 骆鑫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6古对今【教材依据】:2016部编小学语文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六课《古对今》一、设计思路【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古对今》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

2、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李、香”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3、之情。3.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识字。2、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二、教学准备【问题预设】:1、学生识字方法较为单一、对于字理理解较为浅显。2、对于对对子,只能理解反义词对子,对于近义词对子不理解。3、在对对子的拓展运用方面能力较弱。【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请看黑板,大家还记得这首儿歌吗?我们

4、来读一读吧。2、学生齐读。3、大家还记得它的名字叫什么吗?(对韵歌)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的对韵歌。(板书课题,生书空。)板书:ɡǔ对今5、随文识字,学习书写生字“古”。(1)师范写,生书空。提示:“古”横宜长,“口”注意上大下小。(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6、齐读课题。(二)初读韵文,随文识字。1、教师检查课文阅读,学生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2、指名分小节朗读,师点评。3、出示第一小节(1)学生自读课文。(2)齐读课文。(3)师出示生字,生分别找出含有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生字。(4)学习重点生字,说

5、说识字方法。①圆:全包围结构,国字框,外形内声。②凉:左右结构,两点水。你还认识哪些两点水的字?(两点水:与冰有关。)(5)讲解韵文大意,图片对应文字。①古对今:“古今”是一组时间方面的反义词。②圆对方:“圆方”是形状方面的反义词。中国古代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谓“天圆地方”,这是古代人民对世界的认识。③严寒对酷暑:“严寒”写的是冬天,“酷暑”写的是夏天,是一组反义词。④春暖对秋凉:“春暖”描绘的是春天,“秋凉”描绘的是秋天。(6)回顾第一小节,齐读课文,指名读文。4、出示第二小节(1)师指名读课文。(2)齐读课

6、文。(3)师出示生字,指名带读生字。(4)学习重点生字,说说识字方法。①朝:学习多音字:朝(cháo、zhāo)图片展示字理:太阳从草丛之间升起,而残月还未消失。②霞:左右结构,雨字头。你还认识哪些雨字头的字?(雨字头:与自然现象有关。)(5)讲解韵文大意,图片对应文字。①晨对暮:晨、暮是表示时间的词语。②雪对霜:雪、霜是表示天气的词语。③和风对细雨:和风细雨(成语积累)④朝霞对夕阳:朝霞夕阳(成语积累)(6)回顾第二小节,齐读课文,指名读文。5、出示第三小节(1)同桌互读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3)师出示生字,生

7、组词学习生字“夕、杨”。(4)对比学习偏旁“木”。①李:上下结构,木子头(木字不变形)。②杨:左右结构,木字旁(木字捺变点)。(5)图片展示韵文内容。(6)回顾第三小节,齐读课文,男女分读课文。(7)学习生字书写①师范写,生书空。提示:A、李: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正对,重心才平稳。B、香:上半部分舒展,包住下边。“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竖正对,重心才平稳。②学生描红,练习书写。③师生共同评议。(三)课文回顾,齐读课文。(四)课文知识练习。开火车、猜谜语、读词语、课文填空、连线。

8、(五)尝试背诵课文。(六)揭示对子内容。1、出示不同种类的对子。2、引导学生发现对子特点。3、师总结对子特点: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或相反。(七)拓展练习。(八)知识拓展:《笠翁对韵》是古代人们学习声韵格律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书中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三)总结(四)同学们,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