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第七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ID:40413871

大小:3.04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8-02

第七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_第1页
第七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_第2页
第七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_第3页
第七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_第4页
第七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什么是健康(health)和疾病(disease)(1)旧概念:没有躯体疾病就是健康。(2)新概念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或异常,而且要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好状态或最佳状态。(WHO)3最新概念: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或异常,而且要生理、心理、道德水平以及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好状态或最佳状态。健康与疾病1.在健康序列分布中,人群总体健康程度呈常态分布,中等健康水平者居多。2.某一个体的健康状况,是会根据他所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和其自身内环境的适应状况不断变化、发展的。3.真正完满的健康(康宁)状态是一种理想。只有少数人或在个别情况下才能达到。大多数人在通常

2、情况下都能比较“健康”地生活。死亡疾病健康不良正常健康良好康强完满康宁心理健康概念: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心理卫生运动的历史与发展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强调“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1972年皮纳尔(PinelP)医生首先提出要使精神患者得到康复,除了不受束缚外,还应该从事有益的劳动。人们要以关心的态度来倾听他们的诉说,并且在他所管辖的精神病院迈出了解放病人的第一步。这是当代心理卫生运动的起点。1908年,患精神病康复后的比尔斯(BeersC)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所著的《一颗失而复得的心》(AmindThatFo

3、undItself)又一次使心理卫生运动得以迅速发展。他使人们了解到当时精神病患者被当作疯子,在近乎监狱的精神病院中所遭受的非人待遇,最终结束了这样的“看护”和“管理”。这使心理卫生运动迅速得到医生、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心理卫生运动的历史与发展1908年5月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办会宗旨有五项:①保持心理健康;②防治心理疾病;③提高精神患者的待遇;④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⑤与心理卫生有关的机构合作。1930年5月5日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其宗旨“完全从事于慈善的、科学的、文艺的、教育的活动。1986年在山东

4、泰安召开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大会,从此心理卫生工作和各类学术活动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普及推广开来。对维护人民健康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心理健康的标准良好的心境(1)体验标准恰当的自我评价心理效率正常(2)操作标准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良好(3)发展标准:在时间轴上对人的心理状况作纵向的回顾或展望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自我,悦纳自我有一个人永远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自我。孔老夫子说过:“知己者明,知人者智。”我们只有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是幸福的,是健康的。了解自己的长处,我们会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的缺陷,我们才会少犯错误,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

5、事情。心理健康的标准接受他人,善与人处人生活在由他人构成的社会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离开了他人,离开他人的帮助,人将无法生存。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心理学家统计,人生80%左右的烦恼都与自己的人际环境有关。对别人吹毛求疵,动辄向他人发火,侵犯他人的利益,不注意人际交往的分寸,都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心理健康的标准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我们可能没有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我们的工作可能也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爱人可能也不精明能干、体贴入微;我们的孩子可能也不都聪明伶俐、顺从听话;我们也可能正在遭遇着挫折和磨难……但是,我们只有先正视这一切,接受这一切,在此基础上,才有改变的可能性。心理健

6、康的标准承担责任,乐于工作除了襁褓中的婴儿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工作。儿童要尊重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成年人要承担家庭和社会的重担,在工作中获得谋生的手段并得到承认和乐趣。所以,失业给成人的打击不仅是经济上,而且是心理上的,它会使人丧失价值感,带来心理危机。能够勇敢地承担责任、从工作中得到乐趣的人,才是真正成熟、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标准能适当地表达情绪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开朗、自信和满意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反之,经常性的抑郁、愤怒、焦躁、嫉妒等则是心理不健康的标志。当一个人心理十分健康时,他的情绪表达恰如其

7、份,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全的人格人格是人所有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出健全的人格。有一则印度谚语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人格,人格决定命运。我们的性格和命运正是由我们自己每时每刻的行动自我雕塑而成。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人的心理行为表现是与人的不同阶段的生理发展相对应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往往具有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和性别特征,这意味着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