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6.哲学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简介

附件6.哲学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简介

ID:40422880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2

附件6.哲学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简介_第1页
附件6.哲学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简介_第2页
附件6.哲学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简介_第3页
附件6.哲学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简介_第4页
资源描述:

《附件6.哲学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件6.哲学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简介(中)课程名称:科学哲学专题课程代码:406.581课程类型:□二级学科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教学方式:讲授适用专业:科技哲学,逻辑学,外国哲学适用层次:□硕士□博士开课学期:2013年春季总学时:40学分:2先修课程要求:普通逻辑学,科学技术史课程组教师姓名职称专业年龄学术方向朱菁教授科技哲学44科学哲学,分析哲学万小龙教授科技哲学48科学哲学徐敏讲师分析哲学32分析哲学课程负责教师教育经历及学术成就简介:朱菁,男,加拿大国籍,籍贯湖南,汉族。出生于1968年

2、11月,现任职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教授。1986—1991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计算机科学技术(工学)学士学位。1991—1994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科学技术哲学(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于1995年晋升为讲师。1997—2003年就读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PaulThagard教授。2003—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担任副教授,其间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英国伦敦大学UCL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访问学者。从2006年10月起

3、任职于中山大学,为哲学系暨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教授;2007年起担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8年起担任文化与认知专业博士生导师,2009年3月起担任中山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专业学科负责人。曾于2009年9月—2011年7月任台湾阳明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教授。入选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006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五批省级培养对象(2008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8年)。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2009-2012)委员、全国科学

4、哲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2009-)成员,《逻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分析哲学》编委会成员,美国开尔文学院价值与德性(Vaules&Virtures)项目、武汉大学克雷茨曼研究所(TheNormanKretzmannInstituteforMoralityandBelief)顾问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阿尔文•普兰廷伽人类价值研究中心(TheAlvinPlantingaCenterforHumanValues)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现代逻辑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兼职教授,厦门大学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学术

5、委员会成员。担任过PhilosophicalPsychology、PhilosophyCompass、Philosophia、HistoryandPhilosophyofPsychology、FrontiersofPhilosophyin4China、《中国社会科学》、《现代哲学》、《台湾大学哲学评论》、《东吴哲学学报》、《中华心理学刊》等国内外期刊以及国际认知科学学会年会的特约审稿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科学哲学、心灵哲学、认识论、认知科学、道德哲学基础等。在PhilosophicalStudies,Synth

6、ese,CanadianJournalofPhilosophy,JournalofConsciousnessStudies,ConsciousnessandCognition,PhilosophicalPsychology,InternationalJournalforthePsychologyofReligion等国际哲学和认知科学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多余篇,部分论文被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内的国外学者累计引用达数百次,曾被英、德、法、日、巴西等国的学者选用为研究生课程的阅读材料。其专著The

7、ConativeMind:VolitionandAction于2012年5月由LAPLambertAcademicPublishing(Saarbrücken,Germany)出版(ISBN:978-3-8484-0482-7)。译著《心智:认知科学导论》即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发行。朱菁教授学术探索的主要特点或特色是将对传统哲学问题的反思与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立足于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研究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力求对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或理论作出新的阐释和丰富,同时也为相关经验科学的进一步

8、探索提供新的概念工具以及具有整合性的理论框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跨学科特征。所关注的基本哲学问题是关于人类能动性(humanagency)的本质,这又与相当一批重要的哲学问题,包括人的行动(action)的本质、自我控制的能力和局限、意志的基本功能与结构、意志自由的可能性与道德责任的基础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关于意动(volition)的一系列研究论文,较为系统地阐释了这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