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杠杆的平衡条件

12.1.2 杠杆的平衡条件

ID:40424827

大小:90.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2

12.1.2 杠杆的平衡条件_第1页
12.1.2 杠杆的平衡条件_第2页
12.1.2 杠杆的平衡条件_第3页
12.1.2 杠杆的平衡条件_第4页
资源描述:

《12.1.2 杠杆的平衡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2.1.2 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目标】1.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会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计算。3.会设计探究杠杆平衡的实验方案,知道杠杆平衡实验的每个环节,会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结论。重点难点:1.设计探究杠杆平衡的实验方案。2.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计算。学习内容: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77至P79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熟记杠杆的平衡条件。【自学检测】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

2、2L2。【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弹簧测力计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实验步骤:1.将杠杆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让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的好处是: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长。2.把三个钩码挂在杠杆两侧(左边2个,右边一个),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下左图)。把支点左侧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两个钩码的重力)当作阻力,把支点右侧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动力,将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的数值填入下

3、表。3.在左侧钩码下再增加2个钩码,位置不变,在右侧钩码下加挂砝码,位置不变,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4.在杠杆两侧挂上个数相同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测得的力和力臂填入下表。5.如上右图所示,把钩码挂在杠杆一侧,用弹簧秤在同侧竖直向上拉住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把钩码拉杠杆的力当作阻力,把弹簧秤拉力当作动力,将力和力臂的数据填入下表。实验次数动力(N)动力臂(cm)动力×动力臂(N·cm)阻力(N)阻力臂(cm)阻力×阻力臂(N·cm)12346.算出四次

4、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数值,比较计算结果,归纳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7.多次实验的目的:使结论更准确(防止结论带有偶然性)。8.在实验中,用如图所示方法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采用这种方法不妥当,因为力和力臂数目太多。9.采用如图所示方法,也能使杠杆平衡,但是结论与6中不相符,因为杠杆自重的影响。【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在平衡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有重物是40牛和50牛。此时杠杆平衡,若使两端物体都减少10

5、牛。则(B)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不能确定方法一:极端法:两边同时减少40N,则右端还有10N,所以右端下沉。方法二:设左端力臂为L左,右端力臂为L右,当杠杆平衡时,L左×40N=L右×50N,得L左>L右,当两端物体都减少10牛后,杠杆左端为L左×(40N-10N)=L左×40N-L左×10N,右端为L右×(50N-10N)=L右×50N-L右×10N,可得出:L左×40N-L左×10N<L右×50N-L右×10N,右端下沉。方法三:当杠杆平衡时,L左×40N=L右×50N,

6、得L左∶L右=5∶4 ①,当两端物体都减少10牛后,杠杆左端为L左×(40N-10N)=L左×30N,右端为L右×(50N-10N)=L右×40N,联系①式可得出L左×30N<L右×40N,右端下沉。总结: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应使杠杆水平平衡,便于测量力臂。2.杠杆是否平衡,要看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即时练习】1.如图所示,杠杆平衡,下列做法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D)A.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B.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C.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增加为原来的

7、两倍2.课本P80第4题3.如下图,一根长1.2m的杠杆,当杠杆平衡时,左右两端所挂物体重之比为GA∶GB=5∶3,则力臂比为OA∶OB=3∶5,即杠杆平衡时,力臂跟力成反比。4.一位瓜农用1.2米的扁担挑一担西瓜,前面一筐瓜重350牛,后面一筐重250牛。请问他的肩膀应放在扁担的什么位置,扁担才能平衡?解:设肩膀在距前筐L米处,扁担才能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350N×L=250N×(1.2m-L)解得:L=0.5米,即肩膀在距前筐0.5米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