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12.1杠杆第二课时

人教版12.1杠杆第二课时

ID:40427289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2

人教版12.1杠杆第二课时_第1页
人教版12.1杠杆第二课时_第2页
人教版12.1杠杆第二课时_第3页
人教版12.1杠杆第二课时_第4页
人教版12.1杠杆第二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12.1杠杆第二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下《12.1杠杆》教学设计(第2课时)授课地点:   物理实验室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1课时【仪器材料】   杆秤分组实验器材: 铁架台、杠杆、钩码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2)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复习杠杆五

2、要素,如何画力臂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与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有关。  。二、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确定的关系。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要求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讨论实验步骤。步骤如下:    (1)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静止);若不是,可调节平衡螺母,使之水平平衡。    此处可提问: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学生回答不出,可要求课后思考。      (2)在杠杆支点的左边挂一定量的钩码,在支点右边也挂上钩码,直至杠杆平衡为止。    (3)重复

3、多做几次平衡实验,得到不同数据。    (4)将数据记录下来,分析得出结论。  记录的是杠杆上的格数,如果不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臂长就不等于格数×格长了。    开始实验,完成探究任务。   老师在演示,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完成实验后,请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  将实验数据任意各取一组填入教学案表格中,讨论可得到什么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  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  可能有学生得到其他关系式,但不适合所有数据,因此它不是杠杆平衡条件。   将结果填入自己设计好的表格中,同时

4、对得到的结论进行分析、讨论。  对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得到比例式,它的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学生: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课堂练习】    1.画出下图中F'和F"的力臂,并比较杠杆平衡时F'与F"的大小.  2.下图所示杠杆,OA长20cm,AB长60cm,现在A处挂一重200N的物体,若使B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秤的方向怎样?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练习,理解。三、杠杆的分类    由杠杆的平衡关系,可以得到当力不等时,对应的力臂也不等。可将杠杆分为三类:杠杆类型省力杠杆

5、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力臂的大小关系L1>L2L1F2F1=F2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的大小关系s1>s2费距离s1

6、,阻力作用点移动s2距离,且s1>s2,因此使用撬棒撬石头省力而费距离。   思考,回答。    要求学生举例,并进行分类。    举例,分类。四、课堂小结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实践活动】1.通过探究,你能理解阿基米德的名言吗?请就此写一篇短文。2.    2.用杠杆知识分析、理解天平的原理和调整过程。【板书】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