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

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

ID:40428522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2

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_第1页
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_第2页
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学科物理年级八年一班授课教师刘敏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12.2滑轮课时1教学目标要求:用可观察的行为动词明确、具体描述出教学目标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3.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一

2、定的了解,滑轮学生也有接触,但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的他们,对于上升到理论上的逻辑分析是有困得的,尤其是对滑轮组的绕线分析,故本节课采用实验为主讲授为辅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及科学态度。教学过程过程(老师做什么)内容(主要设问,重点标记)方法(学生做什么)策略与设计意图一、温故知新激情引入1.温故知新:让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杠杆的重点知识。杠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它也是有缺点的,比如杠杆过长或是过短不能很好的完成我们的工作,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另外一种简单机械,来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那就是“滑轮”。2.播放

3、视频:残奥会冠军侯斌用双手拉动自己上升点燃火炬的场景。我们就带着侯斌这种坚强、乐观、向上的精神走进今天的课堂。1.滑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卡,学习滑轮的分类,通过观察滑轮,认识滑轮的师: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2.杠杆的分类有哪些?从这个震撼人心的场面中,你想知道侯斌是如何拉动自己上升的吗?观察桌面上的滑轮,完成自主学习卡第1题生:F1·L1=F2·L2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观看生:有转动的轮温故知新,便于解决滑轮实质的问题。激发学习热情,进行情感教育和影响。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快速进入滑轮知识学习。二、合作探究收获新知结构。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

4、的小轮。出示图片,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这样的滑轮我们叫定滑轮。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这样的滑轮我们叫动滑轮。2.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看自主学习卡和教材,按学习卡的步骤完成实验,把数据填入表格,并总结规律。指导学生实验。得出结论: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省力但是费距离。滑轮的实质:看小视频仔细体会找滑轮工作时的支点,引导学生画出力臂,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分析实质,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3.滑轮组我们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做滑轮组。组织学生进

5、行实验,准备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按照学习卡上的步骤绕线和测量。滑轮组的特点:(1)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物体的重力G的关系:F=1/nG。师:桌面上有滑轮同学们观察一下它的结构是?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完成自主学习卡2、3题师:要测量的数据有4个,同学们分析特点时从是否省力省距离的角度分析。师: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师: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漫画,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

6、以改变力的方向呢?师:它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可以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猜测一下。师:由实验得出什么规律?生:有固定的轴。生:轮不随国旗一起运动。生:轮随货物一起上升。分组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分析特点讨论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生: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生:瘦子太轻了。生:瘦子比货物轻。生:绳子两端的力一样大。观看小视频,理解滑轮实质生: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应该就可以了。生: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分组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分析特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完成目标1培养探索和

7、实验操作的能力,直观认知滑轮的特点,加深理解,突破重点。培养学以致用的精神。通过小视频和讲解,突破难点培养克服困难和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解决难点。完成目标2和3不断探究滑轮组的绕线及连接方法,培养思维和动手的能力。三、巩固练习运用提升四、课堂小结升华主题(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S=nh提升练习:学习卡习题,指导学生画出绕线方法,并引导总结出绕线时“奇动偶定”规律。练一练:PPT分析指导学完本节课,同学们都收获了很多,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并努力学习,发现发明更多的机械为我们人类造福!师:同样是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

8、为什么承担力的绳子股数不一样呢?对是绕法不同,接下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