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案

大气压强--教案

ID:40431465

大小:1.04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2

大气压强--教案_第1页
大气压强--教案_第2页
大气压强--教案_第3页
大气压强--教案_第4页
大气压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压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9.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陈楚琼【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本节课要求学生运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认识大气压的存在,运用前一节《液体压强》的知识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对大气压的大小形成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课时分析】本节课需要1节课时。【学情分析】经过了一个半学期对物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和受力分析的能力,也刚刚学会了计算液体压强,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和分

2、析问题,并把分析的思路描述出来。所以本节课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受力分析,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通过二力平衡的知识,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原理,通过实验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大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2.通过水柱和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并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2.通过实验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体验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3.体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计并进行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获

3、得成功的愉悦。2.领悟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德威和作用。3.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学以致用的过程,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学难点】设计实验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塑料杯、试管、11米长水管、皮尺、红墨水、薄塑料片、手机。【学生用具】学案1份。【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游戏:2014年有个风靡全球的挑战冰桶游戏,今天我们来一个挑战水筒的游戏。在杯中装满水,用薄塑料片盖在杯口上,将杯子倒扣使杯口向下,从若干位同学头上经过。被“罩”过且没被淋湿的同学都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二、新课教学(

4、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一:在杯中装满水,用薄塑料片盖在杯口上,将杯子倒扣使杯口向下。观察:①水是否流出?②塑料片是否掉落?思考并回答:塑料片处于什么状态?受力情况如何?将杯口转向任意方向,水是否流出?塑料片是否掉落?说明什么问题?【结论】大气对大气层中的物体存在,叫。大气向方向都有压强。问:大气压能不能托起更高的水柱?换用较高的试管,装满水,用薄塑料片盖在试管口上,将试管倒扣使试管口向下。观察:①水是否流出?②塑料片是否掉落?问:大气压究竟能托起多高的水柱呢?(二)大气压强的大小实验二:取一条11米长的水管,装满水后,两端用水龙头封住,吊起

5、来,下端管口没入水中,打开下端水龙头,观察水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下降分析:管内液面静止时,水槽内液面也静止。说明水槽内的液面受力平衡,即F大气=F水,对于同一个受力面s所产生的压强P大气=P水。想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应该测量什么?水柱产生的压强。怎么求?根据P=ρgh,测量水柱的高度。水柱的高度应该怎么测量?水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根据以上分析,此时此刻,大气压强托起的水柱有多高?9.80米。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ρ水=1.0×103kg/m3,g=10N/kg)p0=问:11米高的水管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想要把液柱缩短一点,有什么办法?选择水

6、银,密度大。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水银13.6×103植物油0.9×103硫酸1.8×103煤油0.8×103海水1.03×103酒精0.8×103纯水1.0×103汽油0.71×103实验三:观看托里拆利实验的视频。大气压能托起760mm高的水银柱,当管子倾斜时,水银柱的高度不变(变长/不变/变短)。根据实验三的思路,计算出视频中所处环境的大气压强(ρ水银=13.6×103kg/m3,g=9.8N/kg)。p0=【结论】一个标准大气压p0=Pa=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实验四:视频中,拿着简易气压计从37楼到1楼,

7、细管内的水柱逐渐下降(上升/静止/下降),说明液面受到的大气压变大。【结论】海拔越低,气压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三)大气压强与生活实验五:请一位同学表演吸饮料。分析:直接被嘴巴吸走的是什么?(答:管内空气)管内气压怎么变化?(答:变小)液体流入口腔的,受力是否平衡?(答:液体运动状态改变,受力不平衡)液体的受力情况如何?(答:外界大气压力不变,管内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把液体压入口腔)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学到了(请学生做课堂小结):四、学习评价1.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足球被踢飞了C.火箭喷射高温燃气而升

8、空D.苹果成熟了会落地2.口服液吸管的外壁是否光滑?,这是为了让通过缝隙进入瓶子,便于把药液吸出。如果换成外壁圆滑的吸管,吸口服液会变得更(容易/困难)。3.若将托里拆利实验搬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