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案

《大气压强》教案

ID:5520196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16

《大气压强》教案_第1页
《大气压强》教案_第2页
《大气压强》教案_第3页
《大气压强》教案_第4页
《大气压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压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气压强》教案《大气压强》教案《大气压强》教案《大气压强》教案“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发现法”“做中学”“思中学”“说中学”“练中学”是新改中常见的词汇,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其内在的宗旨都是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为了实现堂互动,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会学习。由于水银对人体有害,“大气压强”一节的实验多为讲解实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应该怎样把握教材,实现师生互助,达到教学目标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对于本节的教学,对学生提出前预习要求:1.根据的描述,做一做皮碗实验和水杯实验,初步体会实验原理、产生问题;2.观察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

2、。堂上,我将其分为四部曲:一、题的引入──设置问题、激发兴趣;二、问题的探究──得出概念、实验测量;三、问题的拓展──联系实际、深化研讨;四、总结和归纳──形成结论、体味方法。具体的处理方法:一、题的引入──设置问题、激发兴趣同学们在家里做了实验,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想法?(大约2分钟的发言时间)教师对讲得好的进行表扬,对讲得不怎么好的进行鼓励,调动积极性。二、问题的探究──得出概念、实验测量(一)大气压强概念的得出1.学生做皮碗实验(如图1),思考是什么力量吊起了钩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原因:除了皮碗和钩码,就只有空气!这个

3、力量一定自空气。那为什么要挤压皮碗呢?学生会谈很多的想法,然后教师进行动画分析讲解(图2),得出A中大气对皮碗有向上的压力F;B中大气对皮碗有向右的压力F,在F的作用下,玻璃和皮碗间产生一个摩擦力f,f等于皮碗和钩码的重,从而得出大气压强的概念。2.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还有哪些实例?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的发言后,请两位学生分别演示书上的“水杯实验”和“鸡蛋实验”,再一次分析原因。3.教师指出: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很多,但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通过多媒体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然后请学生上台演示,

4、学生踊跃争取动手,此时,可趁机提问:①怎么做这个实验?②为什么要将里面的空气抽掉?实验完毕后,再请学生讲讲: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说明了什么?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科学求证,大胆实践。4.思路拓展:为什么大气有压强?为什么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了对比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学生很容易得出空气受重力作用,所以能产生压强,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的结论。(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提问:我们怎样才能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值呢?要用到什么器材?(猜想)2.演示(图3)实验:将玻璃瓶灌满水,再倒过,看到什么现象?水受重力的作用,但没有

5、往下流,一定是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的作用,这个作用只能是自大气压。将瓶子灌满的目的是什么?再将玻璃瓶换成1米长的玻璃管,用水灌满后倒放在水槽里,看到水还是没有流下。那么,是不是不管玻璃管多么长,水都不往下流呢?究竟大气压能支待多高的水柱?(引出话题,进一步猜想)3.介绍托里拆利和托里拆利实验: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实验动画,边演示边讲解。4.我们怎样将大气压强计算出呢?水银产生的压力与大气压力平衡,将大气压强转化为水银的压强计算:P=P0=ρ水银gh.这里是采用转化和替代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算一算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由此知道如果用

6、水做这个实验有难度。三、问题的拓展──联系实际、深化研讨(一)托里拆利实验的拓展1.实验中为什么要把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如果没有排尽空气,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我们又怎样检验空气是否排尽?2.玻璃管的粗细对结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3.如果将玻璃管往上提1或往下压1,但管口都不离开槽中水银面,管内外水银高度差有没有变化?如果将玻璃管倾斜呢?为什么?4.如图4,a中在玻璃管顶端A处开一个小孔,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b中如果在玻璃管中间B处开一个小孔呢?.如图,如果当时的大气压是72水银柱,a中A点的压强是多少?B点的压强又

7、是多少?b中玻璃管顶端受到多大的压强?(二)计算问题拓展1.能不能用公式P=ρ空气gh计算空中某点的压强?为什么?2.假定当地的气压是76水银柱,塑料吸盘的半径是10,塑料吸盘吸在天花板上(不考虑吸盘的质量),下面能吊多重的物体?3.假定地面的气压是76水银柱,地球的半径是6400,地球上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四、总结和归纳──形成结论、体味方法这一部分尽量由学生完成,教师提示、鼓励。在这里就略写。1.学生活动:总结本节内容,相互补充,形成本节知识体系。2.学生活动: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3.教师结语:生活处处皆物理,只要我们用

8、心观察,多想方法,大胆实践,就能学好学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