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

ID:40476300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3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_第1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_第2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_第3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一、案例背景“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已在信息技术课中广为使用,作为一名信息技术的老师在这方面也做了些尝试,所以可以利用一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班级,对普通教学方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对比,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这门课中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二、案例主题应用普通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对比,检验教学效果三、案例事件在五年级上册有一堂课是教学生如何申请免费邮箱,并通过自己申请的邮箱发邮件到指定的邮箱。在第一节给五(1)班上课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通过多媒体演示软件,向学生进行

2、屏幕广播,也就是我在教师机上演示,学生在下面观看屏幕,我按照教学步骤,打开网站,按照申请免费邮箱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讲解,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讲解完毕,学生再自己练习,练习过程中会出现比如“此用户名已存在”、“您输入的用户名不合法”等小问题,这时我就要给每个同学解释,把自己搞得很累,但一堂课下来效果并不好,到课后只有少数同学成功的申请了邮箱并发送了邮件。因为五(1)班的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我在接下去的一堂课中想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给五(2)班上课的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情境:为了学好这门课,同学们可能会对我有一些建议和意见,

3、但是当着我的面可能不太好意思讲,因此可以通过给我发送电子邮件来实现。这样一说,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课堂的气氛马上就活跃了起来,我马上又指出学习的方法,一是可以在课本中找申请的方法,另外也可以同学间合作探究学习,尝试着如何去申请免费邮箱,并且看谁最早完成,给我的邮箱中发送电子邮件。接下去学生就自己开始上机操作,当有某位同学成功发送邮件后我就不止一遍的大声讲我已经收到了某某同学发来的邮件了,然后这样我不断的刺激还没有成功发送的学生,此时这些还没有成功申请、发送的学生就迫不及待的询问已经完成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

4、,全班基本上都成功的发送了电子邮件,最后我还趁着同学情绪高涨的时候,问他们在申请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你又是如何解决的?这样一来,申请邮箱需要注意的地方基本上都涵盖在所发生的问题中了,学生们都记忆深刻。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学生们还在津津有味的探讨刚才的过程,这节课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四、案例分析与启示通过采用任务驱动和不采用任务驱动的对比实验,证实了在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效果较好,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去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乐趣,只要有了乐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5、。从这个案例中我最深刻的体会到两点:(一)、在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情境。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另外,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我在上课的导入时,首先创设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感觉到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是相当重要的。此外还要注意在驱动的过程中,不断的给学生刺激,激发学生通过各

6、种方法去完成任务。(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关键是设计好任务我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成败就在于任务的设计,好的任务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完成课堂的教学要求,而失败的任务设计只能让学生有一种望而生畏、无力完成的感觉,这样的任务,不管怎样驱动学生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一个好的任务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四点:1、科学性,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由浅入深、合理安排,不宜将任务设置的过深、过于繁琐,让学生无所适从。2、教育性,任务的教育性体现在任务的实施与

7、完成过程中,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不怕困难的品质,通过完成任务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等。3、实用性,任务的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其感到不是在学习很空洞的知识理论,而是在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而已。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的案例,只要我们肯于总结、思索,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最终定能成为一名名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