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33班

人民版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33班

ID:40506560

大小:3.07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8-03

人民版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33班_第1页
人民版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33班_第2页
人民版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33班_第3页
人民版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33班_第4页
人民版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33班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33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充实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废除了南方的奴隶制度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德意志、意大利分别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已经开始,这就使得资本主义这一世界潮流更加势不可挡。“世界潮流浩浩殇殇,顺之

2、则存,逆之则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近代世界的潮流是什么?-----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政治上:由君主专制向资本主义政治过渡经济上:由传统社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思想上:由传统封建文化向近代文化过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一个方向:向西方学习,向现代化过渡三个阶段:①学器物(林则徐、魏源;洋务派)②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③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断

3、深化循序渐进三个阶段辛亥革命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一、“睁眼看世界”(一)、背景1、清朝国势衰微,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加深4、魏源、龚自珍等倡导“经世致用”3、外部因素:英国的坚船利炮惊醒爱国知识分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1785-1850),福建候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

4、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二)主要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③仿制西方战舰;④主张建立新式海军1.林则徐: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2.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材料反映出作

5、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2)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3)评价:积极性: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局限性:对西方的学习是肤浅的,不能实现救国的愿望;维护清朝统治,具有阶级局限性3.新思想(林则徐,魏源等)(1)内容(新)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2)特点一方面有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3)影响: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求救国之路。中国人开始重视西方兵器的研究对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产生了一些冲击洋务运动材料:左宗棠饱读魏源著作

6、,称赞《海国图志》“非山经海志徒恢可比”。左宗棠为了抵抗外国侵略,迫切地希望把魏源的外交思想付诸实践,他大声疾呼:“策士之言曰:‘师其长以制之’是矣!”李鸿章也把魏源“资取洋人长技”的思想说成是“御侮之资、自强之本”。——袁南生结合材料指出魏源对清政府主张产生什么影响?——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二.根本原因内忧:农民起义威胁清王朝的统治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侵华加剧维护封建统治主要条件思想:新思想的萌发政治:慈禧太后的暂时支持阶级: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洋务派的产生。背景(一)、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原意外国,“洋务”即指一切

7、涉及外国的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二)洋务运动的兴起1、洋务派及代表:——地主阶级“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含义:p49知识链接最后7排目的:p49知识链接第11排作用:指导洋务运动2.洋务派的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3、洋务派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企业名称创办人备注安庆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

8、机器局崇厚最早的军事工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