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4(人民版必修三)

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4(人民版必修三)

ID:9690820

大小:170.6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5

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4(人民版必修三)_第1页
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4(人民版必修三)_第2页
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4(人民版必修三)_第3页
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4(人民版必修三)_第4页
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4(人民版必修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4(人民版必修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师使用)课程内容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今日治学格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课前提示:中国向西方学习,争取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器物技艺—社会制度—文化心理三个层次的依次递进;或者说,经历了经济—政治—文化的逐渐递进。其特点是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本课主要学习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一

2、、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1、背景:(1)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国势渐趋_衰落__,社会矛盾尖锐;但清王朝闭关自守,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2)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同时,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学东渐”)。2、目的: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3、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4、倡导者—林则徐、魏源(1)林则徐①地位: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活动: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

3、报,例如《四洲志》《华言夷事》等。(注意:《四洲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2)魏源①活动: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注意:《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世界史地著作。)②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资料补充:“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是书何以作?曰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摘自《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技”就是学习西方的长技;“制夷”就是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

4、术,以强国御侮。5、影响:(1)鸦片战争前后兴起的新思想,启迪人们冲破传统的思想束缚,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由此开启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2)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提出: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明确提出兴办洋务的宗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内涵:“中学”指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不触动封建

5、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求富国强兵。资料补充: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3、实践:洋务派于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掀起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它的破产。4、影响: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早期洋务派。三、维新思想1、产生—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资料补充:“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

6、。兴学校,广书院……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3)评价:①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②进步性:对当时只是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发展—康梁维新思想(1)背景:①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②19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2)代表人物:①康有为:A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否定专制统治

7、的思想基础,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的理论依据;B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②梁启超:A发表《变法通议》等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资料补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则变,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③谭嗣同: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属于维新派中的激进

8、派。资料补充: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势不得不酌取西法,以补吾中国古法之亡。---谭嗣同④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3、实践: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结果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所镇压。4、影响:(具体表述见课本)①爱国:②进步:③启蒙:④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四、民主共和思想1、背景: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表明改良道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