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试题精选

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试题精选

ID:40612575

大小:6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5

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试题精选_第1页
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试题精选_第2页
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试题精选_第3页
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试题精选_第4页
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试题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试题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题学校姓名一、基础(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⑴轩邈( )⑵箪瓢屡空(  )⑶泠泠作响()⑷以衾(  )拥覆⑸食马者(  )⑹鸢飞戾天()()⑺黔娄()⑻骈死()⑼缊袍敝衣()(二)你知道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吗?请解释出来。⑴造饮辄尽(  )⑵性嗜酒(   )⑶或置酒而招之(  )⑷曾不吝情去留(   ) ⑸衔觞赋诗(  )⑹若人之俦(   )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⑻弗之怠(    )⑼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⑽援疑质理(   )⑾亦不详其姓字()⑿自将磨洗()⒀亲旧知其如此()⒁期在必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绝:天下独绝()百叫无

2、绝()2.好:好鸟相鸣()好读书()3.至:礼愈至()至舍()4.而:既醉而退()足肤皲裂而不知()(四)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读音及意思(2分)1.窥谷忘反:2.蝉则千转不穷:3.食之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邪:5.同舍生皆被绮绣:6.四支僵劲不能动:7.才美不外见:二、阅读1.与朱元思书(一)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1—5题。(13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

3、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4.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7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

4、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二)比较阅读(一)【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⑵经纶世务者,

5、窥谷忘反。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分)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

6、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③梅花为寒所勒勒:④山岚设色之妙设: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B①猿则百叫无绝②月景尤为清绝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②皆在朝

7、日始出D①梅花为寒所勒.②歌吹为风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7译文: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