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

ID:40727037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6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_第1页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_第2页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_第3页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_第4页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摘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中的联保贷款制度是一种信息约束机制和制度约束机制的创新。联保制度的推出,改善了银行信息劣势的处境,改变了贷款人的行为约束,也改变了银行和贷款人的最终得益。一、小额贷款业务评述2007年6月22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在河南正式启动。第一个小额贷款营业部设在河南省长垣县魏庄镇,魏庄的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社会风气好,适合小额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月开始在河南、陕西、湖北、福建、山东、浙江、北京等七省(市)展开试点,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届时将进一步为农户、个体经营者和小企业主等提供优质的金

2、融服务。由此,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试点工作拉开帷幕。小额贷款业务试点的启动,标志着邮储银行的贷款业务已从质押贷款推进到无质押贷款。目前,邮储银行推出的小额贷款产品有农户联保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和商户小额贷款三类。农户联保贷款:指三到五名拥有本地户口的农户组成一个联保小组,不再需要其他担保,就可以向邮政储蓄银行申请贷款。每个农户的最高贷款额暂为5万元。商户联保贷款:指三名持有本地户口和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主组成一个联保小组,不再需要其他担保,就可以向邮政储蓄银行申请贷款,每个商户的最高贷款额暂为10万元。商户小额贷款:指持有本地户口和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

3、户或个人独资企业主,有一位或两位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人做其贷款担保人,就可以向邮政储蓄银行申请贷款,每个商户的最高贷款额暂为10万元。办理流程:只需要借款人组成联保小组或找到担保人,携带户口本和身份证,如是商户还需要携带营业执照,一同到开办小额贷款的网点提出申请并接受调查,审批通过,签订合同后,即可拿到贷款,最快3天就可以拿到贷款。此次小额贷款业务,最主要的特征是推出了联保贷款制度。联保贷款能有效筛选出优质客户,使真正有资金需求和能高效使用资金的客户积极寻求联保人,主动提供有效信息,有效解决银行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邮储银行也通过此举降低贷款风险,是资产管理上的

4、一个大胆尝试和创新,为存款向贷款的转换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思路,对解决邮储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此次小额信贷业务的顺利开办,有助于中国邮政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引导邮储资金返还农村,有效缓解农村“贷款难”问题;有助于解决微型或小型企业主、个体户和农户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需求问题,使正直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以及个体户及时获得资金支持,缓解其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二、小额贷款业务推出的背景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到2003年有过阶段性发展,其间最突出的特点是邮政储蓄资金转存人民银行制度,从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看,这对于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促进

5、邮政部门集中精力抓好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信息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国家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邮政储蓄政策也与时俱进地调整。从2003年8月至今,以国家对邮政储蓄存款实行新老划段、老转存款仍存放人民银行,新增资金开始自主运用的政策为标志,邮政储蓄业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邮政储蓄逐渐向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全面协同发展方向发展。2006年3月,当时尚未挂牌的邮储银行在福建、湖北和武汉三省市开始了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几个月后,第二批试点地区启动此项业务,同时将贷款额度上限从10万元提高到50万元;2007年2月,邮储银行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在全国铺开。数据显示

6、:截至2007年6月19日,邮储银行已在全国31个省、306个地市、1804个市县、4349个网点开办了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11万笔,贷款金额41亿元,尚没有形成不良资产。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的试点与推广,在人员机构配备、业务培训、内部管理等方面为小额贷款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额贷款业务正是在前期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成功顺利开展的基础上推出的。三、小额贷款业务的博弈分析在小额贷款人与银行的博弈中,贷款人知道自己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处于信息优势地位;银行不能确切地了解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处于信息劣势地位。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约束与制度约束,拥有信息优

7、势的贷款人有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或者采取一些有利于自己而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银行为了甄别违约贷款人和履约贷款人,获得每个贷款人的真实信用信息以及监督贷款的合理使用方向,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当收集信息的成本和监督成本过大时,银行将无利可图。正是这种状况的持续存在和难以解决,才使得银行惜贷、惧贷,优质贷款人也一起被拒之门外。一方面银行有大量存款贷不出去,另一方面优质贷款人无法获得急需的发展资金,金融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可用博弈论加以解释,现举例分析。不妨假设贷款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