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模块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第三模块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ID:40733390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第三模块数学课程标准解读_第1页
第三模块数学课程标准解读_第2页
第三模块数学课程标准解读_第3页
第三模块数学课程标准解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三模块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模块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3  )的过程。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2)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①要求②不要求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3)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1)的教学。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

2、技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1)的动词。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3)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2  )的过程。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10、“用数学”的含义是( 2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11、下列现象中,( D)是确定的。A、后天下雪B、明天有人走路C、每天都有人出生D、地球每天

3、都在转动12、《标准》安排了(  B    )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 )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

4、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二)、多项选择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ACD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发展性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BC   )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3、学生是数学学习

5、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BC)。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A、数与代数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D、实践与综合应用 【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测)试题(4)  二、是非题(对:T;错:F)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

6、部内涵。(F)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T )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T)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F)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T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T  )7、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F  )8、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

7、学习的主人。(F   )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T)  10、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T  )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T)12、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T  )1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F  )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