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20课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20课

ID:40743387

大小:1.45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8-07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20课_第1页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20课_第2页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20课_第3页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20课_第4页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20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20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三个阶段辛亥革命趋势: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期第20课西学东渐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课程标准:所谓“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思想文化逐渐向中国渗透的过程。西学东渐:A.列强:资本主义崛起、对外侵略扩张B.

2、清政府: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1、背景C.先进志士: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3、影响:学习方式:主要通过翻译西方书籍,著书立说的方式宣传,只停留在“知夷”的层面上,没有实践活动。以林则徐和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知识在知识界中蔚然成风,“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林则徐、魏源“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

3、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请回答:①材料中所说的长技指的是什么?主要是关于什么方面?②学习西方“长技”的目的是什么?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想一想,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的活动?局限性:①最终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②在理论宣传方面,没有大规模实践③仅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未涉及政治制度,学习层次浅。进步性:开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潮流!1、鸦片战争后,爱国志士用“新的眼光”审视世界,这“新眼光”之“新”的含义在于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C

4、、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学什么?西方的军事技术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争①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②洋务派和顽固派“体用之争”的焦点是什么?你能看出他们观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③早期维新派的代表和观点。请同学们阅读第二框题,思考以下三个问题:【思路引导】①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中体”指中国传统制度和文化为主体;“西用”指利用西方

5、的技术。“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制度为立国的根本,以西方先进科技为巩固根本的手段。即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中国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李鸿章曾国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对“西学为用”,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地主阶级洋务派:顽固派:体用之争如何认识评价体用之争?①有进步的一面: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开展了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现状的首次实践(指:__洋务运动__)②有保守的一面: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明的层面。(鲁迅:“……学了外国本领,保

6、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早期维新派的代表和观点王韬郑观应早期维新派是洋务派的支持者进一步阐明中西文化的体用关系,斥责顽固派,热忱为学习西方拓展前进道路。王韬郑观应“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三、维新思潮思考:代表资产阶级的早期维新派前后立场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变化:由支持洋务派“中体西用”和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到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原因:A.中法战争的失败暴露出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早期

7、维新派对中西文化的体用关系深刻反思B.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根本原因)。意义:对西学东渐从工商科技层面转移到政治制度层面起了启蒙作用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原因:阶级基础:社会背景: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维新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重要活动影响万木草堂讲学、研究宣传维新理论、撰写书籍为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强

8、调变科举维新派的宣传家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冲决纲常礼教网罗的维新勇士。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维新变法的必要性系统介绍西方近代文化第一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意义:论战有利于维新思想传播,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