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讲学稿)

书愤(讲学稿)

ID:40773652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书愤(讲学稿)_第1页
书愤(讲学稿)_第2页
书愤(讲学稿)_第3页
书愤(讲学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书愤(讲学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书愤》制稿人:刘联肖审稿:高二语文组时间:2010.10.16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2.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陆游的爱国热情,对国家的责任感;3掌握本诗的艺术表现手法(用典、对比)。重难点:23学习流程: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1、走进作者:陆游(1125—1210),字,号,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1154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

2、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淳熙五年(1178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岁闲居故里。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六十年来万首诗”,内容极为丰富,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等篇为后世所传诵,有《》《》等文集传世。其诗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2、了解背

3、景: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书愤”的含义。二、诵读指导初步感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

4、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感情基调:前四句----昂扬的情绪;后四句----深沉的忧愤三、小组合作赏析诗歌(结合诗歌讨论以下问题)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思考:首联回忆过去,描写诗人早年怎样的志向?4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楼船夜雪”“铁马秋风”概括了两次什么样的战斗?通过写这两次战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前两联叙事,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补充材料:“塞上长城”: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你)自毁汝(

5、你的)万里长城。”1联系陆游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指出该联的表现手法:2一个“空”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出师一表”指,用此典有什么用意?2后两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①②五、探究提升领悟情感本诗题为“书愤”,那作者通过“书”以上之事,表达了怎样的忧愤?国家:。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总结: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六、学习技巧为我所用1、用典(见五)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2、诗人早年的与晚年的“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

6、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七、延伸拓展了解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4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

7、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读陆放翁集》(梁启超)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八、关注时政爱我中华思考:谈谈你对社会上前段时间出现的“钓鱼岛事件”的看法,并思考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国?钓鱼诸岛事件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9月7日下午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