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复合口服

中西药复合口服

ID:40778899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中西药复合口服_第1页
中西药复合口服_第2页
中西药复合口服_第3页
中西药复合口服_第4页
中西药复合口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药复合口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药复合口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炎38例疗效观察作者:作者:赵晓莉    作者单位:467100河南郏县中医院来源:医学期刊/医药科学综合收藏本文章【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药复合口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3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药口服、中西药复合灌肠,每天1次。结果:38例中显效11例(29%),有效24例(63%),无效3例(8%)。结论:此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药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结肠慢性

2、非特异性炎症,以直肠和结肠黏膜与黏膜下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1]。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缺乏根治性措施。临床上常用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皮质类固醇治疗及5-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由于其不良作用或价格昂贵,笔者2003~2007年对住院的3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中西医复合口服、灌肠治疗,标本兼治起到消炎、解毒、收敛、愈合作用,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全组38例患者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22~76岁;病程2~16个月.其中初发型8例,慢性复发性

3、24例,慢性持续性6例;伴有关节炎6例,口疮性溃疡3例。     临床表现:患者均有轻重不一的腹泻,轻者每日排便2~4次,重者每日排便10~16次;粪便呈糊状、黏液便11例,便隐血(+~++)、血性黏液便12例,黏液脓血便15例。3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29例腹痛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7例腹痛无定位,呈阵发性痉挛性绞痛,便后可暂时缓解;2例仅有腹部不适。发热16例,体温37.6~39.2℃。46例均经3次便常规检查及培养未获致病菌及阿米巴原虫。     结肠镜检查:经结肠镜检查,病变肠段局限于直肠7例

4、,直肠、乙状结肠26例,左半结肠5例。     活组织检查:结肠黏膜呈非特异性炎性病变,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其中黏膜溃疡19例,隐窝脓肿等改变6例。     中药口服方组成:黄芪15g,金银花30g,马齿苋30g,桃仁12g,当归15g,木香15g,槟榔12g,槐米15g,仙鹤草30g,小蓟15g,枳壳15g,炒白芍15g,黄连15g,元胡15g,炙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灌肠方组成:仙鹤草30g,小蓟15g,紫草15g,白芷15g,血竭5g,桃仁10g,金银花20g,马齿

5、苋30g,生黄芪15g。水煎100ml,加入云南白药3g,庆大霉素8万IU,保留灌肠。取药液100ml、药温38℃左右为宜,于每天同一时间以直肠滴入法保留灌肠,灌肠后20分钟变更一次体位,让药物与肠壁充分接触,保留2~4小时,以不解出完全被吸收为宜。15天后改为隔日灌肠1次,30天为1个疗程。     结果     38例中,显效11例[腹痛消失,体温正常,便隐血(-),每日排便1~2次,粪便成形;结肠镜检查溃疡愈合,糜烂面消失或仅留瘢痕,血管清晰,黏膜光滑],显效率29%。有效24例[症状基本消失,

6、便隐血(-),每日排便3~4次,粪便基本成形;结肠镜下溃疡灶减少或缩小50%以上],有效率63%。无效3例[症状减轻,便隐血(-),每日排便3~4次,粪便呈糊状],稳定率8%。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较常见又难以彻底根治的一种肠道疾病。以腹痛欲便,便带黏液伴里急后重为主症,可迁延数年或十余年,属祖国医学的痢疾和泄泻范畴。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遗传和免疫三方面因素有关[2]。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本病可

7、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UC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患病率高,其诊断、治疗已形成规范。国内近年有关UC的报道明显增加,累计病例已超过2万例。对病程8~10年以上的广泛性结肠炎、全结肠炎患者及病程30~40年以上的左半结肠炎、直乙状结肠炎患者,应行监测性结肠镜检查,至少2年1次。对组织学检查发现有异型增生者,更应密切随访,如为重度异型增生。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痢疾”、“泄泻”、“肠风”、“下利”等范畴。在治疗方面,主张进行辨证治疗,主要分为:肠道湿热证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

8、便下脓血,便次较多,口干口苦,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同其他疾病一样,最佳的治疗无疑是针对病因治疗,如其不能,根据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予以阻断,亦属较为理想方法。UC发病机制的3个方面都可作为治疗的靶标,但研究最多的还是免疫反应异常,针对其中一、二环节如细胞因子网络中的关键或祸首因子、黏膜屏障功能以及腔内抗原成分予以治疗,有可能阻止免疫反应性损伤,从而控制炎症,维持缓解。Watkinson提出本病治疗的原则有三:①确定初发抑或复发,以尽早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