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业起源与发展过程

2农业起源与发展过程

ID:40787895

大小:130.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8-07

2农业起源与发展过程_第1页
2农业起源与发展过程_第2页
2农业起源与发展过程_第3页
2农业起源与发展过程_第4页
2农业起源与发展过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2农业起源与发展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起源第二节农业的发展过程第三节世界农业主要类型与分布第四节世界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五节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第一节农业的起源人类社会历史:200万年;农业的历史:1万年。农业的起源过程:是人类对工具创造和使用、提高劳动效率的过程,是由人类对植物的采集转为种植、由对动物的狩猎转为驯养的转变过程。农业起源的动力:工具的使用自然力的利用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提高食物资源的减少:人口增加、技术进步;气候变化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孕育了农业的起源和形成。世界农业起源的三大中心西亚农业起源中心西南亚、近东或中东,包括小亚细亚及伊朗高原以南地区。距今10000年左右。单粒小麦、野生

2、大麦、豆、阿月浑子。牛、羊、猪东亚农业起源中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恒河流域和东南亚地区。粟、黍、稻中美洲农业起源中心墨西哥高原的“特瓦坎”模式及“佐哈庇尔科”模式。西葫芦、玉米、南瓜、辣椒农业起源地的特征农业起源中心均分布在15°N~45°N,旧大陆的起源点均发生在35°N上;农业起源中心均发生在半干旱地区;农业起源中心均发生在温带地区;农业起源中心均发生在稀树干草原地带。农业起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多样化环境促进农业的起源中国:中东:中美洲:单调的环境限制农业的起源单调的地理、气候和生物环境限制农业的起源:澳大利亚过分优越的自然环境不利农业的起源:菲律宾棉兰老岛、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交界处严

3、酷的地理环境阻碍农业的起源:非洲农业从起源至现今,在近万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基本历史发展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一、原始农业起讫时间:1万多年~2000多年前(持续7000多年)新石器时代~铁器时代(中国: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5000年,在长江、黄河流域开始种植水稻谷子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生产特点:工具简陋、过程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掠夺式生产。从对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始农业越发展,破坏越严重,从而导致许多著名的世界古文明的衰亡。第二节: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国的原始农业距今年代分期各地遗址主要农具农作物家畜华南长江流域黄河流域10000火耕农业潮安石尾山翁源青塘

4、万年仙人洞砍斫器、尖状器芋类、豆类、果树类羊、牛8000锄耕(耜耕)农业前期大坌坑、甑皮岩马家浜、河姆渡老官台、磁山、裴李岗石斧、石铲、石锛骨耜粟、稷、水稻、蔬菜狗、猪、牛、羊6000后期金兰寺、下层北阴阳营、薛家岗、大溪大汶口、仰韶石斧、石锛、石耜、石铲、穿孔器、陶刀粟、稷、水稻、蔬菜狗、猪、牛、羊4500发达的锄耕或犁耕农业山背、园山、石峡、县石、青龙泉、屈家岭、良诸齐家、汶口、龙山石犁、分段石锛、石锄、有肩石铲、破土器、有肩石斧耕田器、石刀、石镰、蚌镰粟、稷、水稻、芝麻、蚕豆、花生、蔬菜、瓜果猪、狗、牛、羊、马、驴生态环境与古农业社会文明的消亡中国黄河流域:曾经“秦地有吴舟,千穑渭

5、曲头,人当返照立,水澈故乡流。”;而今:??????。中东:古代巴比伦文明、古希腊文明的衰亡印度:农业起源地毫不例外地孕育过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然而,历史证明人类曾不只一次,也不只一处,由于盲目性最终破坏了自己生存的基础,一次又一次导致了古代文明的衰亡。二、传统农业传统农业:在漫长的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延续下来的以家庭为经营单位,以种植农作物和畜禽牧养为内容,用人力畜力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的农业。起讫时间: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殖民地社会时期的农业。时间跨度2000~3000年。标志:铁器农具的出现。基本特征:以手工业制造的铁木工具为主;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依靠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6、:多种经营、农牧结合;用地养地,地力常新生产效率低下,进步缓慢;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对农业发展的主要贡献:采用精耕细作的方法,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初步实现了对土地的用养结合,从而使自然生态环境得以维持。为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精耕细作”的内涵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重视“少种多收”。夏商西周,休闲制替代撂荒制;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连种取代休闲制;隋唐宋元,稻麦水旱轮作复种初步发展;明清出现立体农业(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生物生产力农业环境:天: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结合;地:土宜论、土脉论农业生物:驯化、引进、育种相结合(系统选育

7、、提纯复壮);根据生物特性采取相应的增产措施“三才”理论—精耕细作的指导思想。天、地、人“三才”;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三宜”论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发展阶段夏、商、西周、春秋是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主要标志是黄河流域的沟洫;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明清是精耕细作深入发展期,主要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