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速率与限度导学案3

反应速率与限度导学案3

ID:40796937

大小:1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反应速率与限度导学案3_第1页
反应速率与限度导学案3_第2页
反应速率与限度导学案3_第3页
反应速率与限度导学案3_第4页
反应速率与限度导学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应速率与限度导学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桃源八中高一化学必修2导学案2.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3课时)导学案学习日期:_______________班次__________组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和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形成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2、了解化学限度的涵义及特征。【学习重点】化学反应限度概念和简单判断方法【学习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学习过程】课前链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影响因素影响规律问题:化学反应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进行的,那么一个化学反应在实际进行时,反应物是否按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变为生

2、成物?如果能,是在什么条件下?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阅读:读本P50科学史话新知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课本P50-51)1、可逆反应:_______________下,既能向进行同时又能向______进行的化学反应。例如: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SO2和O2化合生成SO3的反应(2SO2+O22SO3),等等。有些化学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可逆程度很小,如:H2+Cl2=2HCl,Ag++Cl-=AgCl↓等,我们在通常意义下不把它们称为可逆反应。思考交流:(1)我们还学过哪些可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2)以下三个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共5页桃源八中高一化学必修2导学案①2H2+O22H2O②CO2+H2O糖+O2↑③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3)若反应条件不变,可逆反应能进行到底吗?即反应物能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变为生成物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下面以CO和H2O反应为例来探究可逆反应的限度问题。

4、CO+H2OCO2+H2C(始)/mol/L0.010.0100(1)在上述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是怎样改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起始时刻,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大小分别怎样?关系如何?(提示:反应速率与物质的浓度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如何改变的?V(正)会减小到0吗?二者会达到相等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V(正)=V(逆)时,各物质的浓度还会变化吗?反应停止了吗?这样的状态叫什么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6、状态时,反应物完全转化成了生成物吗?化学反应完成的程度是否最大?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转化率是否最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能否用图象表示该过程?(参照课本P51图2-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共5页桃源八中高一化学必修2导学案阅读课本P51后小结:2、化学平衡状态(1)

7、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特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