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 课件4

《孟子两章》 课件4

ID:40802690

大小:2.15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8-07

《孟子两章》 课件4_第1页
《孟子两章》 课件4_第2页
《孟子两章》 课件4_第3页
《孟子两章》 课件4_第4页
《孟子两章》 课件4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子两章》 课件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顺畅朗读,背诵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疏通文段大意,理清课文思路。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4.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运用对比,逐层深入论证的写法。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年代。面对这样的一个社会,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作品简介《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

2、、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①天时:②地利:③人和:指在战争中通常要注意选择有利的季节和气候条件。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重点词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3、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文](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②郭:外城。③而:④夫:表转折,却。句首发语词。①之:的。⑤环:围。重点词语⑥是: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

4、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②池:护城河。③兵革:④米粟:泛指武器装备。指粮食。①城:城墙。⑤委:放弃。重点词语⑥去:离开。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

5、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①域:限制。②固国:③威:巩固国防。⑤畔:⑥顺:归顺,服从。所以。④至:通“叛”,背叛。重点词语震慑。极点。⑦故:请给课文划分结构并归纳大意。第一部分(l~4句)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第一层(第1句):总论。摆出观点,提挈全文。第二层(2、3句):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层(第4句):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二部

6、分(5~9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一: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论据二: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守一方而言)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战争到治国)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

7、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3.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1.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联系生活,谈谈你对“道”的理解。(1)以国家外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讲仁义道德。2.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

8、何想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