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化学作业

烟草化学作业

ID:40858358

大小:7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09

烟草化学作业_第1页
烟草化学作业_第2页
烟草化学作业_第3页
烟草化学作业_第4页
烟草化学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烟草化学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烟草化学姓名:张一凡学号:SA13008064院系:生命科学学院授课教师:刘少民第一题:我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为p53基因的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我将从本题要求的第三点出发(③进一步研究了化学成分与品质及危害性的关系),阐述烟草与p53基因突变及肿瘤形成关系,本实验室也可开展相关实验。P53基因定位于人类第17号染色体的短臂,该基因编码一种分子量为53kDa的蛋白质,命名为P53[1]。野生型p53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p53基因的失活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p53基因突变后,由于其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失去了对细胞生长、凋亡和DNA

2、修复的调控作用,p53基因由抑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在所有恶性肿瘤中,50%以上会出现该基因的突变。当细胞暴露在一定的环境下,例如射线、化学致癌药物等,细胞受损,又不能得到修复,则p53蛋白将参与启动过程,使这个细胞在细胞凋亡中死去;有p53缺陷的细胞没有这种控制,甚至在不利条件下继续分裂,致使细胞分裂不受控制,诱发肿瘤[2][3]。吸烟与许多种癌症有关,如肺癌、口腔癌、舌癌、唇癌、鼻咽癌、喉癌、食道癌、胃癌、膀胱癌、肾癌、子宫颈癌等。有研究者分析了香烟中1500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发现其中不少化学物质既可以是致癌的启动剂,又可以是致癌的促进剂。

3、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肺癌病人中的p53基因突变的检测率都在50%左右[4],日本学者还发现吸烟与非吸烟者肺癌患者中p53基因突变的检测率有明显的差异[5]。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SSCR)以及本实验室的材料和实验器材,可以分析吸烟与非吸烟肺癌患者体内p53基因突变的检测频率,从p53抑癌基因的角度证明吸烟与肺癌的关系,使人们意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实验对象的选择为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肺癌组织标本(由实验室长期合作的医院提供)。然后将这些组织切成薄片,提取DNA,测定DNA浓度。选取合适引物,取部分样品分别扩

4、增样本的p53基因。另外,再取DNA,选取32P标记的引物,同样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进行SDS电泳,做放射自显影。即可比较出p53的突变率。本实验室即可完成上述实验,比较结果。若吸烟肺癌患者p53突变率显著高于非吸烟肺癌患者的p53基因的突变率,则可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吸烟可以促进肺癌发生率。参考文献:[1]LaneDP,CrawfordLV.TantigenisboundtoahostproteininSV40-transformedcells[J].Nature,1979,278(5701):261—269[2]BakerSJ,Fear

5、onER,NigoJM,eta1.Chromosome17deletionsandp53genemutationsincolorectalcarcinoma[J].Science,1989,244(4901):217-221.[3]ToledoF,wahlGM.Regulatingthep53pathway;invitrohypotheses,invivoveritas[J].NatRevCancer,2006,6(12):909-923.[4]TakahashiT,NuaMM,etal.Oncogene,1990,5:1603-1604[5

6、]SuznkiH,TakahashiT,etal.CancerRos,1992,52:734-736第二题论烟草中氨基酸与烟草品质及危害性关系的研究进展烟叶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机化合物,一类为无机化合物。糖、淀粉、糊精、纤维、色素、有机酸、蛋白质、烟碱、氨基酸等属有机化合物;氯、钾、磷、钙、镁、硫等无机盐类属无机化合物。根据所含化学元素,有机化合物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含有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如糖、淀粉、纤维等,统称为碳水化合物;另一类除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外还含有氮元素的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烟碱等,统称为含氮化合物。化

7、学成分与烟叶质量的关系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氨基酸是烟草中主要的成分之一,它们与烟草的品质密切相关。游离氨基酸是烟叶中重要的化学成分,也是烟叶中的一类重要致香前体物质。氨基酸的含量与烟草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烟的味道和烟气的丰满度。在烟叶的烘烤、陈化、调制及抽吸的过程中均会与烟叶中的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而形成许多的重要制香成分[1][2],故烟叶中游离的氨基酸种类的多少和含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烟叶的内在品质。在烟草调制、醇化或发酵、加工直至燃烧过程中游离氨基酸与还原糖之间可发生酶催化及非酶催化的棕色化反应,生成多种具有蒸煮、烤

8、香、爆米花香味特征的吡喃、吡嗪、吡咯、吡啶类等杂环化合物[3][4],某些氨基酸如苯丙氨酸还可自身分解成香味化合物,如苯甲醇、苯乙醇等。氨基酸含量与烟草制品的吃味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