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金茂大厦

资料-金茂大厦

ID:40887875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9

资料-金茂大厦_第1页
资料-金茂大厦_第2页
资料-金茂大厦_第3页
资料-金茂大厦_第4页
资料-金茂大厦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料-金茂大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茂大厦金茂大厦(JinMao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目前是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楼,中国大陆高度排名第17。1楼盘介绍【建设地点】:中国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8号【开工日期】:1994年5月【竣工日期】:1999年4月【占地面积】:2.3公顷【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88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420.5米【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造价】:50亿【投资单位】:中国金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主创建筑师AdrianSmith【中方配合设计】:上海现代建筑设

2、计(集团)有限公司【租金报价】:1.8~2美元/平方米/天【绿色改造咨询】:CABR绿色建筑和生态城研究中心【物业管理费】:40元/月/平米【物业管理公司】:金茂英泰物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英文名称】:JinmaoBuilding大厦简介金茂大厦(JinMao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是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13年)、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大厦于1994年开工,1999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客房,现已成

3、为上海的一座地标,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Smith设计。因为中国人喜欢塔所以中国才把金茂大厦设计成这样。主体建筑地上88层,地下3层,高420.5米,占地面积236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曾为上海第一高楼,大陆第一高楼,2008年8月29日被比邻的环球金融中心超越。金茂大厦是融办公、商务、宾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高档楼宇,第3-50层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公的、宽敞明亮的无柱空间;第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第53-87

4、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五星级金茂君悦大酒店,其中第56层至塔顶层的核心内是一个直径27米、阳光可透过玻璃折射进来的净空高达142米的“空中中庭”环绕中庭四周的是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555间客房和各式中西餐厅等;第86层为企业家俱乐部;第87层为空中餐厅;距地面340.1米的第88层为国内第二高的观光层(仅次于环球金融中心),可容纳1000多名游客,两部速度为9.1米/秒的高速电梯用45秒将观光宾客从地下室1层直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周,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上海金茂英泰设施管理有限公司设在金茂大厦地下室,共有3层,局部4层,建筑面积达到57151平方米,设有993个泊车位的停车场,1

5、000辆自行车库。停车场的收费系统,根据不同需求的停车客人,准备有月、季、年租泊车位智慧卡,或者随机取定时票停车。800个泊车位的停车场安装了车位信息指示引导系统,每时每刻实时的显示和统计指示导引每层每个区域的车位情况。每层每个区域监视着的360度旋转云台摄像机,每时每刻照顾着您的步伐伴侣,您可以放心地把车停泊在金茂大厦的地下车库内。建造历史金茂大厦于1992年12月17日被批准,1994年5月10日动工,1997年8月28日结构封顶,至1999年3月18日开张营业,当年8月28日全面营业。金茂大厦占地2.3公顷,塔楼高420.5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设计公司由美国最大的建筑师

6、-工程师事务所之一的美国芝加哥著名的SOM设计事务所设计规划。由前任设计合伙人,AdrianSmith主创设计。设计师以创新的设计思想,巧妙地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结合起来,成功设计出世界级的,跨世纪的经典之作,成为海派建筑的里程碑,并已成为上海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物,先后荣获伊利诺斯世界建筑结构大奖、新中国50周年上海十大经典建筑金奖第一名、第二十届国际建筑师大会艺术创作成就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2结构技术地基状况及创新地基条件很困难——砂黏土,且100米以内达不到基岩层。此外,影响结构设计的额外因素还有该地区会经常受台风袭击或发生地震。结构工程师环绕中心部分设计了一个钢筋

7、混凝土的保护性结构,往上则是高强度混凝土与钢结构复合结构。大楼框架下面有一个4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筏式基础及429根空心钢柱打入砂黏土层65米深处。虽然该处较硬的砂黏土能提供某些承载力,但大厦的支撑主要依靠柱的摩擦力。地面上,钢筋混凝土内筒通过外伸钢架域外檐处的8根超级巨柱结合在一起,共同承担垂直与水平荷载。最新结构技术大厦采用超高层建筑史上首次运用的最新结构技术,整幢大楼垂直偏差仅2厘米,楼顶部的晃动连半米都不到,这是世界高楼中最出色的,还可以保证12级大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