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研读 苏教版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研读 苏教版

ID:40905554

大小:7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0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研读 苏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研读 苏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研读 苏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研读 苏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研读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研读苏教版今天,我想结合4个课例来和各位老师从教材研读和教学设计两方面共同研读一年级下册的教材。第一个课例,是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第二个课例,是第三单元的最后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认识的数》。第三个和第四个课例,是第四单元《加和减》的第一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第二课时《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四个课例?这四个课例涵盖了除统计与概率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包括图形与几何、数与代数、综合实践活动。除此以外,还包括了计算课的教学和解决问题的

2、教学。课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非常重要。这是小学阶段学习平面图形的第一课,是小学生建立“平面”这个概念的开始。学生的认知基础是一上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课教材的结构分为三部分:新授、试一试和想想做做1-5,教学容量还是比较大的。新授部分教材分三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复习已经学过的形体。从教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2个小朋友在搭积木,这其实就告诉我们:复习旧知的过程不是通过看图完成的,而是要学生亲自参与到操作活动中。也就是说,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感受形体上的面。第二步,从形体上描画出图形,这个描画的过程也是需要学

3、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把图形从形体上抽象出来后,再在形体上找一找类似的图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表象,这整个过程就是抽象面的过程。第三步,在描画出了各种图形之后,教师给出每种图形的名称。教材中的试一试部分分成了2个层次:先是识别各种物体的形状,然后再回归到实际中找一找身边的图形。练习的过程分成三个水平:第1、2题是第一个水平,第3题是高于第一个水平的,第4、5题是水平层次最高。为什么说是三个层次?第1题和第2题都是让学生动手做图形,第1题是用钉子板围一围,第2题是用方格纸画一画。但是这2题的共同特征都是需要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任务。把画放在围的后面是因为画比围需要

4、学生更多的精细化动作,沿着尺子画直线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这是第一个层次。第3题是统计每种图形的个数,这题需要学生从众多图形中识别出每种图形,而且出现了图形的变式——斜放的图形,并且要进行统计,这是一个相对综合的练习,需要学生识别、分类的能力,所以高于第一个层次。第4题和第5题还是让学生描画形体上的面,这个操作过程是学生已经经历过的,具有一定的经验,所以这2题需要学生相对对立的完成,并在画出图形后发现一些形体上的特征或规律。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属于最难的层次。纵观整课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是:从体抽象出面,最后再回到体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

5、知规律。通过对教材的细致分析,我们就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图形,了解名称。数学思考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目标:独立探究的精神和与同伴的合作完成任务的意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感受面——抽象面——给名称的过程。教学的难点:抽象面的过程。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反思西师大版教学反思:《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是一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的重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中,都要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部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得数做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任务。学生对于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并不

6、困难,列式也比较快,在解决问题中理解的还不错,但计算题出现了只做第一步而忘记做第二步现象,摘抄数,列竖式抄错数,但改后还不改下一步的得数及横式得数,还好是一年级学生受年龄特点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而导致这一错误现象的出现。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本课中,准备复习的习题给新授内容打下铺垫。巩固练习题中,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层次的练习题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要求。计算中,进位、退位仍是难点,

7、而且少数学生非常不认真,抄错数,或看错加减号,计算错等等,都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加练习。整体来说,运算顺序掌握不错,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巩固这部分知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及速度,让每个孩子学生都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4页共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