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接)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接)

ID:40946209

大小:4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8-1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接)_第1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接)_第2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接)_第3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接)_第4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接)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前言:我们的课题研究经历了一年多时间,从去年6月到今年的8月,在这一年里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学无止境。在段时间中里我们小组首先进行了理论学习,了解了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与相关内容介绍,对现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现状做了相应的了解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知道,“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农村的“整合”之路更是漫长和艰难。而对“整合”效果的评价更是重中之重,整合课堂不是简单的机械工具加教学内容,而是一个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有生命的过程。因此,我们小组共同研究决定,用实际教学的方式来找到评价的具体方法,从方法中找到提

2、高教学效率的途径,以此来达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对于最后评价量表的如何制定,我们思考了很久,也共同研究了很久,最终也有了一个小的评价方案,现在就将我们的评价制作过程罗列出来,中间肯定会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正:*怎样评价一节课?*怎样评价一节整合课?*整合课的评价量表该如何制定?*评价量表参考:怎样评价一节课──这样的课算不上好课1.“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课不是好课。2.“教师唱主角”的课称不上好课。3.“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这样的课才算好课1.学生主动参与的课。2.关注学生发展的课。3.教学效果好的课。一堂好

3、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现在许多青年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心中无数,不知道自己的课好不好,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往往要等教研员和老教师点评后才心中有数。其实课后只要按照以下几个问题自问自评就可以了:符合要求的就应该是好课,哪些方面欠缺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这些问题同时也可作为评价别人课的参照。1.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适度明确并告诉学生?美国的教育家布鲁姆早就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

4、道。就像作战一样,不仅指挥员要知道战斗目标,战斗员也要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士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也是如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也不要机械的套用三维的模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写在教案上可以,告诉学生就显得有些呆板。可尝试把教学目标问题化,就是把一节课要完成的目标设计成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解决了,学生也就达标了。在问题中要包含目标的三维性。如学习数学中的“勾股定理”。如果把问题设计成“什么是勾股定理”就有点太简单了,学生把书上的定义读出来或背下来就算达标了吗?还不行,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可变成这样的问题:“你能用

5、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什么是勾股定理吗”?这一问题本身就包含了知识目标(勾股定理的定义)和过程目标(能够自己举例说明);如果能够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就有了态度和价值目标,因为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类似的问题还可以编成:“你能够用勾股定理的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吗”等等。当然也不是每个问题都包含三维性,但至少要包含两维:即“什么知识与技能”和“如何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2.教学内容是老师灌输还是先让学生独立自学和操作?对于新授课老师不要急于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己看书、

6、自己操作。过去老师都是“先教后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假设是:这节课是新授课,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老师要从头讲起。难道学生对这些问题真的一无所知吗?事实上只要我们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加以科学的引导,绝大部分学生是能够自学课本的。新课程提倡“先学后教”,其含义包括先学后讲、先练后讲,先考后讲。书本上的知识先让学生自己看书思考,有些问题可以先考一下学生是否知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要给学生完整的自学时间。在自学指导这一环节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的进行自学。3.

7、学生不会的问题是否通过相互讨论和帮助来解决?对于学生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老师不要急于解答,而是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学生的合作组织要分小组和大组。首先是两个人的小组合作。实验证明两个人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对于老师布置的自学内容,两个人首先是相互检查,然后是相互帮助。两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大组来解决(6—8人一个大组)。大家在一起讨论的是不会的问题,会的问题就不要讨论了,要注意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大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全班讨论来解决。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检查而不要急于讲解,要充分发挥学生互助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要灵活掌握:

8、小组能够解决的大组就不要讨论了,大组能够解决的全班就不要讨论了,要实事求是,不要走过场。教师在巡回检查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为后边的点拨做准备。4.教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