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ID:40954227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片段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习重、难点:  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调查本班学生能背几首古诗,最喜欢那首古诗,有几位同学能背《泊船瓜洲》。)一、设景激情:(幻灯片1)   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

2、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XX同学,现在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成为一个个小诗人的。   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幻灯片2)(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作者: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幻灯片3)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

3、很充分,(幻灯片4)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古诗课件:幻灯片5)   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    (你预习得真充分。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幻灯片6:多音字注音)   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

4、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节奏听清楚吗?好,开始。(教师适当讲评)   8.!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当然要读得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蕴含的感情。  二、合作汇报: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及你们查找的有关的资料,小组内互相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生交流,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深究悟情  (一)学习一、二句   1.师总结过渡: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都很热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研读这首诗。(幻灯片7:诗一、二句)

5、   2.先请一个同学读一、二句诗;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钟山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师标画瓜洲和钟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灯片8、9、10)   3.提问:王安石的故乡是?   4.看板书理解: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长江的南岸,他们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a.“一水间”一水指?间什么意思?(幻灯片11)谁能用“间”组词。(练习:用间组词。)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      “数重山”什么意思?(幻灯片12)表示

6、路途近还是远?从哪里知道?(抠住“只”补充介绍。)(幻灯片13)      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书:只隔。)   5.感情朗读指导:读一读,读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读。)  (二)学习三、四句:     (过渡: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路经瓜洲,发现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这样静寂的夜晚,他辗转难眠,独自一人走出船舱,仰望夜空中的一轮圆月,那时作者有何感慨呢?)   1.请读第三、四句:(幻灯片14)    提问:这两句诗那句写景?那个字写出景物特

7、点?“绿”什么意思?(幻灯片15)    师导: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闭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我仿佛看到……”     (生说话训练,教师激情点评)。   2.体味“绿”字。说话训练。    师总结导:(出示课件:幻灯片16)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岗,绿遍了江河两岸,到处是绿的----?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刚写这首诗时,不是用绿字,曾用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

8、看课文插图,你能猜猜他用过那些字吗?(激情研论)    (幻灯片17)比一比,讨论用那个字好?(幻灯片18)指名谈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小结:是啊!一个“绿”字,使王安石炼字成了千古佳话。同时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3.诗导:其实,这句诗精彩是“绿”字,重点却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