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儿童诗引路,轻叩低年级学生写话之门

小学语文论文:儿童诗引路,轻叩低年级学生写话之门

ID:40954568

大小:22.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儿童诗引路,轻叩低年级学生写话之门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儿童诗引路,轻叩低年级学生写话之门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儿童诗引路,轻叩低年级学生写话之门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儿童诗引路,轻叩低年级学生写话之门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儿童诗引路,轻叩低年级学生写话之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诗引路,轻叩低年级学生写话之门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的阶段目标中,把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为“习作”。《标准》还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徜徉在儿童诗的王国,让他们从小感受中华语言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充分挖掘他们想象的潜质,使之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笔者以儿童诗为载体,围绕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提升进行探索尝试。关键词儿童诗写话能力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更是承载着陶冶情操、开发思维、发展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篇幅短小,诗中有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丰富

2、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热情、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是最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文学作品,也是训练儿童语言最好的启蒙教材。著名儿童文学家樊发稼对儿童诗曾有过这样的经典评述:“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一种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管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地说,契合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重印记,带来一种节奏。”一.品读当先,初探诗歌语言美。1.读出韵律美。好的儿童诗都注意将生活口语和音律美结合起来,追求明快、优美、轻松、幽默的语言,节奏感强,旋律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以苏教版二

3、年级上册《乡下孩子》为例,你会在朗读的时候深切地感受到语言运用上的独具匠心:在词汇的选择和运用上,诗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从而使其在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甚至停顿方面产生了变化;在字数的安排上,长短诗句错落交替,传达了作品悠扬的韵律;同时,诗中运用了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并巧用押韵,使其节奏明快,音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而又婉转悠扬,仿如天籁。2.读出语言美。儿童诗的阅读对象时孩子,小读者的人生阅历没有成年人那么丰富,理解能力也没有成年人那么高,于是要求以自然的语言入诗,特别重视语言的自然、简洁、易懂。《乡下孩子》整首诗没有一个难字,均以儿童熟知的事物入诗,每一句诗自然朴素,仿佛在与孩子轻聊乡村趣

4、事。该诗因其简洁易懂的语言特点,真诚地表达了儿童的内心,叩响小读者的心弦,使孩子们容易理解诗句的意思,领略其中的情趣,欣赏其中的意境,进而对乡村生活充满向往之情。3.读出意境美。儿童的思维是具象的,他们把握事物、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欣赏诗歌的时候,他们总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以儿童对读者对象的儿童诗,总是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积极体验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在他们通过想象而变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因而,儿童诗符合儿童的心理,能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借助具体意向领悟丰富的诗意胜境。二.模仿跟进,迈出写诗第一步。1.

5、课内模仿,举一反三。“仿内容”就是学完一首诗后,让学生就诗中的意象进行发散式思考,鼓励独特的想象和创新思维。《乡下孩子》的内容是截取了乡下孩子生活中的小片段,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走进乡下孩子的生活,和他们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说说有趣的故事,鼓励学生用诗歌形式表达出来,于是孩子们有了一下体验:生:摘一篮苹果,送给勤劳的乡下孩子。师:你可真是个善良的孩子!生:捉一只青蛙,乐坏了乡下的大公鸡。师:说得真棒!不过青蛙是益虫,小朋友们可要保护他们。生:挖一篮野菜,乐坏了馋嘴的老牛。生:买一支铅笔,让乡下孩子上学。师:想法很好,谁来帮他说说好。生:买一支铅笔,乐坏了爱学

6、习的乡下孩子。师:是呀,我们坐在这样明亮的教室学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你一言,我一语,孩子们思维在儿童诗的世界里不断迸现。2.课外摘抄,触类旁通。要学会写儿童诗,必须学会欣赏儿童诗,可以让学生摘抄一些优秀的儿童诗,并且能够朗读它、欣赏它,指导学生学会体会、感受儿童诗所表达的意境,努力用自己的审美去探索美、发现美、创造美,这样往往能从欣赏到的儿童诗中折射出儿童诗创作的灵感,教师爷可以尝试让学生试着模仿写,可以让学生模仿一些名家作品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这样学生就能满怀信心地迈开写作的第一步。三.情感入手,寻求诗心切入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寻找切入点。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自己的

7、生活,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来。我们指导写诗,并不是要让学生个个称为诗人,所以我们也不是非要系统地讲解深奥的诗歌理论,严格要求他们遵循什么章法、规律。更多地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引导孩子有一颗“诗心”,将自己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学会去观察和思考,从中学会表达。2.引导学生手书情感,不拘泥形式。儿童诗要求内容个性化,形式自由性,要求写自己独特的感受。诗歌创作指导应有明确的“形式服务于内容”,不过多地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