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

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

ID:41005345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3

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章引言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再次发现知识规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不断竞争,在竞争中发现问题,重新组合、培养、探索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和培养。6第2章在教学中激发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渠道。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引导学生努力向上,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1创设良好的

2、学习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教学中我们重视师生民主,尊重学生首创精神。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应是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大胆学习,敢于思考探索,有了问题也敢于发问,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起着积极作用。例如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学习,我们先和学生一起通过量、析、拼同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得出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再和学生共同探索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发现它们内角和都是180度,再归纳出结论。在共同活动中,学生始终与教师平等相处,无拘无束,思维异常活跃。学生思维活跃,为培养创新意识

3、提供了良好条件,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尝试,不拘一格,不限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积极探索。例如教学数学第十一册P79例3时(和倍类应用题目),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在充分讨论问题的实质后,由学生自主列式解答,结果分化成方程和倍、按比例分配、归一等各种解法。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解题目方法,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激活了思维。2.2引导发现问题,激发创新意识。学生能发现问题,就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奠定了基础,我们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常给予补条件、提问题的练习机会,让学生通过训练,发现问题,并思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次,

4、教师在二年教学中出了这样一道题:“小红做了8面红旗,她和姐姐一共做了多少面小红旗?”学生马上发现,这道题的已知条件不足,应补上一个已知条件,才能解答。教师抓住学生对这一简单问题的发现,引导学生探讨这种一个问题:“小红做了8面小红旗,她和姐姐一共做了16面红旗。姐姐做了多少面小红旗?”这是一道逆思考问题,老师出示两个算式让学生选择“616+8=24(面)”、“16-8=8(面)”学生经过认真分析和思考,通过讨论,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后一道算式。教师再变一道:“小红做了8面小红旗和姐姐做的同样多。她和姐姐一共做了多少面小红旗?”至此,学生基

5、本都能理解题意了,有几个学生列出了“8×2=16(面)”的算式,想象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2”,表明了这些学生的思维已有独特性了。通过教学,学生的思维活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活了上进心和创新心理,激发了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知识、追求创新的意识。6第3章在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点引导来达到创新意识的形成。3.1引导主动参与,形成竞争意识。我们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形成竞争意识,并不单纯指学生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竞争意识,即不满足于现

6、有的方法,不满足于对问题现有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再次发现知识的内在实质,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例如:三年级两步应用题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P92例假后,出示“水果店运来水果筐,里面有45筐苹果,其余的是梨。”出示这道题时,教师将问题隐去,改由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问题,使应用题成为两步计算解答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苹果比梨多多少筐?”有问题后,想一想又问:“可不可以这样问:苹是梨的多少倍?”由此可见,学生能发现“54-45”的差是“苹果”之间的相差关系,进而发现苹果与梨筐数间的倍数关系,使认知得到深化。3.2引导讨论探索,培养创新意识。教

7、学活动中,学生对问题认识的多少,常体现于讨论探索之中,常常又在讨论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时,我们让学生讨论: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是否也相等?长、宽在什么情况下面面积最大?学生讨论时争着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我们引导学生用一根长20厘米的绳子,一边围出各种不同长、宽的长方形,一边记录下数据,并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学生惊奇地发现:同样长的周长,围法不同,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也不同;长与宽的长度越接近、得到的面积也越大,直到长与宽相等(即正方形)时得到的面积最大。6这时学生想到了一个问

8、题: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否不一定相等?于是我们又引导学生这个问题深入讨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要使面积是一个固定的值,长与宽的数值的组数无限多;然而如果将长与宽值定的整数范围,那么长与宽的值的组数也就有限了。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