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平菇实习报告

2019平菇实习报告

ID:41034589

大小:26.0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8-14

2019平菇实习报告_第1页
2019平菇实习报告_第2页
2019平菇实习报告_第3页
2019平菇实习报告_第4页
2019平菇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平菇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平菇实习报告  东营职业学院  实训实习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二级学院生物及生态工程学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20XX06080020  实训实习报告要求  实训实习报告是实训实习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教  师考核学生实训实习效果的一项重要依据,也是评定  学生实训实习的重要依据。实训实习报告是学生总结  实训实习内容,使实训实习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  性认识的过程。实训实习报告要用规定的实训实习报  告纸书写,要语言通顺、分析合理、认真总结。每门  实训实习课

2、程结束后,实训实习报告交实训实习指导  教师,指导教师审核后交课程所开二级学院存档。  实训实习报告包括如下内容:  1.实训实习内容、实训实习场所、实训实习日期;  2.实训实习目的和要求;  3.实训实习仪器、设备与材料;  4.实训实习的完成情况及效果;  5.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实训实习报告  20XX年12月2日第15、16周    食用菌实验三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习平菇的栽培方法基本操作步骤  2、掌握平菇的栽培方法难点及关键技术  3、通过平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袋料栽

3、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实验原理】  袋式栽培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栽培方法。按照培养料的不同处理方式,可分为生料、发酵料、熟料、发酵熟料4种袋式栽培法。与床式栽培相比,袋式栽培在封闭条件下发菌,能有效地控制杂菌污染,提高栽培成功率;菌袋可立体堆码,能大量节约做菇床和栽培架的开支。  【实验材料】  1、食用菌品种:平菇夏灰1号菌种  2、平菇配方:木屑框、棉籽壳65斤、麦麸20斤、轻钙1斤、磷肥1斤。即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18%、轻钙1%、石灰粉1%、硫酸镁%,另外加%多

4、菌灵。  3、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酒精灯、接种镊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高压蒸气灭菌锅等。  【实验步骤】  1、菇房建设与消毒,平菇喜温,一般采用温室培养,菇房要保证具  有保温、加湿和通风便利。在菇房使用前,都要打扫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火菌,主要用甲醛熏蒸法消毒  子实体发育阶段:   子实体原基如图  平菇如何种植  一、正确选择品种。  品种的选择很重要,有很多菇农栽培高温平菇失败,多是因为品种选择失误,有的菇农没有将品种的温型搞清楚,随便拿来种植,结果因温型不对,造成不出菇或

5、发菌失败。因此在引种时一定要到信誉高的科研单位,而且要详细询问所购品种的温型、色泽、菇型等生物性状,必要时可在引回后作出菇试验进行鉴定,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保证菌种质量。  要想使高温平菇高产、稳产,掌握菌种的正确制作工艺,保证菌种的良好质量很重要。实践证明,良种可比劣种增产30%以上,而且出菇强壮,病虫害很少发生。因为质量好的菌种生命力强,播种后菌丝生长旺盛,从而可抑制杂菌生长,同时因为菌丝在培养基内分解和吸收营养的能力强,可以更好地为子实体输送养分和水分,可获得平菇的高产、稳产。 

6、 三、场地选择。  高温平菇的出菇场地可为大拱棚、半地下式菇棚、夏季闲置菜棚、废弃房舍等。要求是棚上覆盖物必须要厚,通风良好、排水方便。  四、菌袋制作。  可采取熟料制袋和发酵料制袋两种方法,不能采取生料栽培,否则会导致生产失败。  1、熟料制袋。  熟料栽培是指培养料配置后先经高温灭菌,再进行播种和发菌的方法。高温平菇的栽培以这种方式最为适用,其好处一是培养料经高温灭菌后,料内营养能得到充分分解,便于平菇菌丝吸收,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快,对培养料的营养利用率高,可获得高产、稳产;二是采取该种方式后,

7、培养料内可放心添加多种营养物质,而不必担心杂菌在发菌期污染菌棒;三是熟料栽培的料温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可防止生料栽培发菌中的烧堆现象;四是熟料栽培出菇早,同期播种,可比生料栽培提前出菇10~15天。熟料菌袋的规格可选用20厘米×45厘米×~3丝为宜,不可过粗或过薄。  2、发酵料制袋。  该种方式是对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适用于发菌经验比较丰富的菇农。具体办法是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建成宽米左右,高~米左右,长度不限的  料堆,料堆干料量应在500公斤以上,不能太少,以免料温不能升高或升得太慢。料堆上部

8、应堆成龟背形,四周轻轻拍实,用直径约5厘米的木棒在料堆顶部打两行透气眼,再在料堆的中部及下部横向向里斜打一行透气孔,孔间距可为30厘米左右,用草帘、麻袋、鱼鳞袋等覆盖好。料堆覆盖好后,用温度表  测量料表层25厘米左右处温度,待温度升到55℃以上时,开始计时,维持12小时左右,进行翻堆,翻堆要领是将料堆上下换位,内外相调,翻好堆后,重新建堆,操作与初建堆时相同。当料堆温度再升到55℃以上时,保持12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翻堆,一般需要翻堆3次。料发酵好后,拆堆降温,待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