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考

黔南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考

ID:41051906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5

黔南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考_第1页
黔南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考_第2页
黔南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考_第3页
黔南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考_第4页
黔南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黔南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黔南升学)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卷(75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30分)21.初二(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题目搜索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史迹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I,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关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B.虎门销烟C.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22.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出”。这里的成功之出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A

2、.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尚未完成的工作是:A.明确党的性质和最终奋斗目标B.确立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C.明确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性质D.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机构24.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明治18年(1885年)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写道:(日本)“对待支那(中国)、朝鲜,只要用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下列属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有:①发动九一八事变②发动七七事变③制造南京大屠杀④偷袭珍珠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

3、③④D.②③④25.下列表格是1952年至1956年,我国工业生产部分数据变化情况。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国开展土地改革B.优先发展重工业C.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开展“文化大革命”26.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第一批经济特区设立后。1988年,我国又增设的经济特区是:A.深圳B.汕头C.厦门D.海南27.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60年前,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带着诚意和决心,留下了掷地有声的时代强音,提出了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这一方针是:A.求同存异B.互不侵犯C.和平共处D.不结盟政策28.“滋养地球,生命的

4、能源”是米兰市2015年世博会的主题,也是世博会史上首次以食物为主题。此次世博会将展出来自不同国家的美食,并谋求2050年为全球多达90亿人口解决事物需要。请问:曾极大缓解了中国18实际中叶到19世纪中叶因为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原产地是哪里?A.西亚B.非洲C.美洲D.欧洲28.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张强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你认为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目的是挽救危机,巩固政治29.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下列选项属于两者一

5、致的是:A.革命任务是反对殖民统治B.革命有利于国内资产主义经济发展C.革命最终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革命过程非常顺利30.马克思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过程中,吸取了“19实际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的三种主要思潮”,这里的“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A.英、法、德B.法、美、德C.英、法、美D.英、美、德31.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他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相对论的创立者是:A.牛顿B伽利略.C爱因斯坦.D.法拉第32.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表示美国将重返亚太地区。“一战”后,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凭借哪一条约从亚太地区的中国获取

6、了最大的侵略利益?A.《四国条约》B.《色佛尔条约》C.《五国海军条约》D《九国公约》.33.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在这场坚苦卓绝的战争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最后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能够建立的关键是:A.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了法西斯国家B.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D.太平洋战争的爆发34.公元1500年以后,世界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如今,世界已形成了“地球村”的局面。“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A.政治多极化B.区域集团化C.文化多元化D.经济全球化二、材料分析题(第42小题10分,第

7、43小题6分,第44小题12分,共计3个小题,合计28分。)42.(10分)晚清时期,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贵州籍名臣名宦不断崛起。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丁宝桢生活在中国历史发生大变局的时代,面对外面“船坚炮利”的现实,他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形势,痛斥“墨守纲常”的人。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学习西方,“精求武备”,“仿照外洋枪炮之巧如法制造”,这样才能“弃我之短,夺彼之长”。他先后创办了山东机器局和四川机器局,山东、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