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练习】《离骚》(语文人教必修2)

【提高练习】《离骚》(语文人教必修2)

ID:41058777

大小:2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5

【提高练习】《离骚》(语文人教必修2)_第1页
【提高练习】《离骚》(语文人教必修2)_第2页
【提高练习】《离骚》(语文人教必修2)_第3页
【提高练习】《离骚》(语文人教必修2)_第4页
【提高练习】《离骚》(语文人教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练习】《离骚》(语文人教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离骚》提高练习一.课内阅读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     察:观察,了解。B.进不入以离尤兮尤:怨恨,指责。C.唯昭质其犹未亏昭:

2、光明,纯洁。D.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有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自汉武帝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B.“进”,即“进身”,到朝中做官;“退”,即“隐退”,拒绝或辞去官职。C.“衣”与“裳”,古代有明显区分,上身穿的为衣,遮蔽下体的裙为“裳”。D.“四荒”即“四方”,指辽阔大地。“荒”,边远的地方。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对

3、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用夸张的服饰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格。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诗人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的坚贞。4.翻译(1)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

4、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屈原至于江滨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C.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D.然皆祖

5、屈原之从容辞令6.下列句子中虚词,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B.为C.之D.以7.作者借渔父之口,责问屈原“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  )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所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以适应社会,顺应时代发展。B.说明屈原坚持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地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C.赞扬了屈原保持高尚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恨。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尚美好的节操的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

6、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一些。8.翻译(1)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译文:                                    (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译文:                                    (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译文:                                    三.语言表达9.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80字左右

7、。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10.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50字)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是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农历五月初五那一天人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蟹吃饱了,

8、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