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2)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2)

ID:41067000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2)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2)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2)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2)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2)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6 诫子书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诫子书》教学设计信阳市浉河中学刘慧2016.10.13《诫子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教学方法:阅读法,指导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歌曲《诫子书》导入二、学情诊断㈠进入诵读堂1、听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3、抽查学生

2、范读,教师点拨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明确加点字的注音和课文朗读停顿。夫:澹泊:淫慢:险躁:穷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4、全班齐读课文。三、探究文本㈡畅游知识屋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A、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

3、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B、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翻译过程遇到的难题。3、师生共同解疑。教师给予点拨,对学生进行古文学习方法的指导。㈢漫步赏析阁本环节教师以一系列的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明确:告诫儿子立志学习、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珍惜时间。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文中找出典型

4、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明确: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明确: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㈣探索拓展轩学习本文,我们了解了诸葛亮作为慈父的形象,想了解他更多方面,请认真阅读《三国演义》。四、课堂小结:诸葛亮的这封家书不仅仅是告诫他的儿子,也是在告诫我们后人

5、,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最后,让我们怀着对诸葛亮的敬意背诵全文。五、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六、板书设计:诫子书诸葛亮宁静致远澹泊明志七、教学反思①教学设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没有考虑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的现状,知识点解释不够透彻。②教学提问: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了教师的有效提问上,对学生的有效提问关注不够。③教学机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应变能力不够,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作出相应的回应,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单一。④课堂驾驭:还不能很好地驾驭

6、课堂,教师语言感染力不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做到真正立足于课堂,切实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真正上有语文味的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