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测电阻的方法》

高三物理《测电阻的方法》

ID:41074917

大小:553.6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8-15

高三物理《测电阻的方法》_第1页
高三物理《测电阻的方法》_第2页
高三物理《测电阻的方法》_第3页
高三物理《测电阻的方法》_第4页
高三物理《测电阻的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测电阻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测电阻的方法1.伏安法测电阻1(1)某同学欲测一电阻RX(阻值约300Ω)的阻值,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电流表A1:量程10mA;电流表A2:量程0.6A;电压表V1:量程3V;电压表V2:量程15V;电源电动势为4.5V.该同学先按图4接好电路,闭合S1后把开关S2拨至A时发现两电表指针偏转的角度都在满偏的4/5处;再把开关S2拨至b时发现.其中一 个电表的指针偏角几乎不变,另 一个电表指针偏转到满偏3/4处, 则该同学在实验中所选电压表的 量程为______,所选电流表的量 程为_______RX的测量值为________.图4

2、3V10mA320Ω(2)如果已知上述电压表的内阻RV和电流表的内阻RA,对S2分别拨至a和b两组测量电路(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值分别用U1,U2,I1,I2表示),则计算电阻RX的表达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值和给出的电表内阻表示).2.安安法测电阻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当作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1)如图5甲所示,当两电表所能测得的最大接近时,如果一直A1的内阻R1,则测得A2的内阻R2=I1R1/I2.(2)如图6乙所示所示,当两电表的满偏电压UA2>>UA1时,A1串联

3、一定值电阻R0后,同样可测得A2的内阻R2=I1(R1+R0)/I2.图5甲图6乙第18课时限时训练P87T6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Im,所用器材有: 量程不准的电流表A1,内阻r1=10.0,量程标定为5.0mA;标准电流表A2,内阻r2=45.0,量程1.0mA;标准电阻R1,阻值10.0;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约为300.0;电源E,电动势3.0V,内阻不计; 保护电阻R2;开关S;导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 连线.(2)开关S闭事前,滑动变阻器的

4、滑动端c应滑动至____端.(3)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A1满偏;若此时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A1的量程Im=______.b5.5I2(4)若测量时,A1未调到满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a)、(b)所示,从图中读出A1的示数I1= ________,A2的示数I2=_________;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Im=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3.00mA0.660mA6.05mA3.伏伏法测电阻电压表内阻已知,则可当作电流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来使用.(1)如图8所示,两电表的满偏电流接近时,若已

5、知V1的内阻R1,则可测出V2的内阻R2=U2R1/U1(2)如图9所示,两电表的满偏电流IV1<

6、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2)若电压表V1的读书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分析]很多考生解析此题,首先考虑的就是伏安法,由于本题没有电流表,思维受阻,当然做不正确.本题要运用“电压表(伏特表)算电流”这一创新思维.[答案](1)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如图10所示.图10(2)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电压表V1的内阻为r1,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算出RX的电阻为RX=(U2-U1)r1/U1图10第18课时限时训练P87T8要测

7、量电压表V1的内阻RV,其量程为2V,内阻约2k.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1;电压表V2,量程5V,内阻约5k;定值电阻R1,阻值30;定值电阻R2,阻值3k;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l00,额定电流1.5A;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0.5;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1)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V1和电流表A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1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电流太小不偏转

8、电流表指针几乎(2)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试画出 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好),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 母代号;(3)由上问写出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