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

ID:41075662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_第3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窃读记执教者:花园初中王颖教学目标:1.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导入。

2、林海音出生在1918年,在她小时侯的那个年代,读书是有钱人的享受,劳动人民因为生活贫困读不起书,一辈子与知识无缘。那些只供得起孩子上学的家庭,也没有余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读。虽然林海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但是贫困的经济状况还是无法满足她那颗渴望读书的心,她是怎样读完一本又一本心爱的书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林海音的读书经历。二、解题:1.“窃”字的含义:(1)通过查字典,找出“窃”字的多个义项。“窃”,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窃”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A.偷盗

3、, 喻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B.私自,暗中;C.(旧)谦辞,指自己。在“窃听”中选第()种解释,在“行窃”中选第()种解释,在“窃以为不可”中选第()种解释。(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窃”字在本文中的含义。明确:在本文中应理解为“偷偷地”、“暗中”之意,如“窃笑”。2.“窃读”的含义:明确: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趁店员不注意时暗中偷读。(小结:对词语的理解与把握不仅要知道它在字典中的意思,还应把它放到文章中考察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三、自主体验,品析课文。1.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本文写了什

4、么故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明确:记叙作者童年因贫困买不起书而只能在书店“窃读”的经历。适时点拨插叙。(2)品读活动一:根据课文内容说“窃读”小结:只看不买的窃读 担心害怕的窃读紧张贪婪的窃读 察言观色的窃读   混入人群的窃读 大雨掩护的窃读饥肠辘辘的窃读 腰酸腿疼的窃读   沉浸快乐的窃读……2.再读课文,品味语言。(1)品读活动二:深入课文语言品“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请结合你划出的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2)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滋味?请同学们说一说。小结:痛苦、劳

5、累、尴尬、幸福、憎恨、感恩……3.人物形象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明确:本文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刻画出一个家庭贫困却酷爱读书,不怕艰辛并懂得感恩的穷学生形象。四、主题探究:1.小组合作探究,解读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确:“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在爱里长大”:被人关爱,被店员默默的关心和帮助,这让我认清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不再固执

6、地仇恨人类。也让我懂得,今后我也要把这种爱传递给别人,帮助别人。2.揭示主题: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等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五、拓展迁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是否也有“窃读”的经历?现在的我们要不要这种“窃读”精神?六、布置作业: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关于读书的名言。2.课外阅读《城南旧事》。教学反思:《窃读记》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文章以小女孩的视角叙述

7、,通过自悟式的独白,写出了作者儿时的读书嗜好。儿时的林海音因为喜欢读书而又无钱买书,只能辗转于几家书店窃读。那尴尬而又惊险的滋味,读来让人感动而又心酸。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林海音窃读的百般滋味,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是关键。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坚持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特别是能够表达作者窃读滋味的句子,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践,通过分析交流,去深入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形象、情感、意境,充分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为了读书,可以放弃同龄人快乐的游戏

8、;为了读书,可以忍受书店老板的白眼甚至蔑视的驱逐;为了读书,想尽千方百计,藏于别人身边,冒充别人的孩子,“巧借下雨天留客天”的机会;为了读书,经常忍饥挨饿,饱受站立之苦……学生在课堂上能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受作者爱读书的感染,也萌生了“多读书,在书中寻找乐趣”的想法。但本节课,也存在诸多不足:1.课堂上不够重视读,教室里缺乏琅琅书声。《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