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ID:41080261

大小:15.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句辨析与修改合肥50中西校周杰云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题的主要考查方法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病句的辨析一般以客观选择题出现。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考察题型,它面广量大,以思维见长,是近年中考中常见的题型,也是学生最易失分的题目,这就要求同学们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这一类题的复习和训练。  主观题多指修改性的题目,多用于对句子或文段的修改。不仅要求学生们了解这是病句,是什么样的病句,而且要求知道如何修改,难度更大。目前学生对病句尚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而且这种认识是分散和不完全

2、的,往往还不能自觉地综合应用,这一专题的复习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毛病。 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 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5、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修改。 6、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教学方法与设计  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辨析病句的方法,然后作知识迁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题能力。2、精选典型题例,让学生通过

3、示例便能总结出某种推断方法。 3、将本次专题复习设计为以“病句诊疗”为专题的复习课,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练习中领悟,在交流中提高,在讲评中明确。教师主要起引导及“点睛”的作用。  课前准备:1.构思、写作教学设计。2.根据教学设计制作幻灯片。3.布置小组预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指导。1.导入。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病句诊疗学院”开设的短期培训班。我们培训班本着救死扶伤、治病句救病句的宗旨,向大家传授诊断和施治病句的方法,希望大家学有所成。从今往后,都不会再被“病句”困扰。  2、提问:何为“

4、病句”?顾名思义,“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想叫句子充分发挥交际作用,起码的要求是“字从文顺”,合乎语法规范。如果一个句子文不从,字不顺,不合乎语法规范,那它就有语病。通俗地说就是,凡是读起来不通顺,感觉别扭、含混不清的句子都是病句。  3、如何辨析病句。(参照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教给学生新颖实用易记的诊断方法。)  (1)感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如:她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

5、的漂亮一些。  [辨析]谁“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呢?读到这里,就含混不清。在“同”前加一个“她”字,语意就清晰了。  (2)梳理——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先缩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即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此法能迅速地确诊句子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病因,实践中最常用。  如: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  [辨析]此句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同学们……注视着和倾着……报告”,“注视着”同“报告”搭配不当。应改为“

6、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班长,倾听着他的报告。  (3)类比——用同义词替换,关联词替换、仿照原句造句等比较法来检查语病。  如: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  [辨析]用同义词“交换”替换“交流”加以比较,“交换”比“交流”通畅,合乎习惯。  (4)分析——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和符合逻辑。  如: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起床了。  [辨析]“清晨”与“三更”不是同一时间,前后矛盾。  二、学生活动一:辨析病句病因。 先告诉学生病句的常见类型,给出典型的病例。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活动,

7、先辨析后归纳出各类病句的病因。(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指代不明  (5)否定不明(6)词语误用(7)不合逻辑(8)重复堆砌  (9)一面与两面不对应(10)并列不当  应该指出:病句的病因并不是单一的,分类的界限也不是非常分明,以上的分类主要是为了便于学习,利于掌握。  学生活动一  (1)搭配不当  例1: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动宾搭配不当,宾语是并列的两项,“接待”可和“来访”搭配,删去“和来信”。)  例2: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主谓

8、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搭配。)  例3:我们坚信,有那么一天,中国的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主宾不搭配,“农业”不能成为“国家”,应改为“中国会成为农业发达的国家。)  例4:只要增加投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关联词搭配不当,“只要……就”、“只有……才”。)  例5: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主宾不搭配,可把“季节”改为“地方”。  (2)成分残缺或多余。  例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缺少主语。应去掉“使”。)  例2:我们正在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