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 教学设计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 教学设计

ID:41088634

大小:1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8-16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 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 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节中显神韵--“抓住细节”写作指导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及分类2、掌握人物描写的细节描写(二)过程与方法1、调动学生的课文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运用。2、捕捉细节,培养学生生活中捕捉细节的能力。3、 锻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生活中细节之美,从而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教学难点: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教学方法:评析、点拨、交流教学过程:设置情境,引入课题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说你的总体

2、感受?感动!这种感动是通过什么体现的?老人送别亲人的哭泣、亲人挥手告别的这些就是细节让人感动。由此,我们知道大的生活是由一个个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是美的聚焦,情源泉。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我们们生活的花朵同样回更加灿烂。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细节描写,让我们的文章独具神韵!(齐读题目)《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节中显神韵------细节描写写作指导》一、借用课文,感受细节首先,让我们借助课文,感受细节。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

3、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阿长与山海经》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老王》那么细节、细节描写到底如何定义呢?让我们借助一段教学视频来共同学习一下【多媒体显示】细节描写微课二、善用慧眼,捕捉细节我们要想写好细节描写首先要做到善用慧眼,捕捉细节,抓住动情点,定格动情画面。观察下列两幅图片,抓住你感受到的动情点,并写一

4、两句话。(学生展示)通过同学的描写,我们会发现,同样的材料我们定格的动情点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无论什么样的细节,这些细节必须为你所要表达的主题服务。尤其是文章中应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动作点”,也就是动作描写,每一个行动都要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等等。三、善用妙笔,刻画细节如何刻画细节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细节描写要在关键处驻足,慢说细微之处。要掌握以下方法。方法一细化过程情景回放,慢写细描人物神态、动作变化、语言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

5、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方法二美化文字A人家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臭人家带来的孩子又白又胖。B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了捡回来的似的人家带来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方法三类比联想A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B……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6、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四、小试牛刀观看视频,写200字的小作文,要求运用细化动作、锤炼修饰语、巧用修辞格等多种细节描写方法学生动笔写学生通过白板展示作文并点评教师点评范例:夏天骄阳似火,无情的炙烤着大地,平常精神抖擞的大树也变得无精打采了。校园里弥漫着花草树木的余香,知了好像在不停地叫着:"好热!好热!"。只有小芳一个人在操场上一个角落挥

7、动着跳绳不断的练习着。她抬起手把绳子甩到了背后,手举过肩头,用力把绳子向前甩,双膝微弯,脚尖踮起,然后就跳了起来。“一、二、三、四…”突然,她一不小心把绳子勾到了她的脚差点摔了一跤,她全然不顾拿起绳子接着跳。。“啪啪啪”绳子落地,尘地飞扬。‘呼呼呼“,耳边只听绳子甩动声。汗水从她胀得的红红的脸上流下来,她丝毫都没有察觉。人们从她坚毅的表情中,仿佛看到了她跳绳比赛胜利那一刻的喜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