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下——期中论文

马克思主义原理下——期中论文

ID:41110679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6

马克思主义原理下——期中论文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下——期中论文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下——期中论文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下——期中论文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下——期中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下——期中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中论文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分析摘要: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是世界人民的一次可怕记忆,并直接导致了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对于这次经济大萧条的“根本原因”的分析,也是众说纷纭,其中,以“资本主义制度根源说”,“有效需求不足说”,“货币政策失误说”和“证券投机过热说”比较突出。本文将就这四种学说进行简略分析,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总结,以得到较为全面准确的“根本原因”。关键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社会消费,生产能力,消费能力,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正文:1929年的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

2、入了抛售股票的漩涡之中。股指从之前的363最高点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影响波及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但是,真正的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并不是真的开始于此时,而是早在1928年的木材价格出现竞争激烈的情况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预示着经济大萧条的到来,而造成它到来的真正原因,则是在更久之前就已经潜伏在了表面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中论文在谈论1929年开

3、始的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之前,我们应该首先确认另外一个问题,即,问题的产生往往不仅仅有一个原因,而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也会是不同的结果,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就需要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个发面出发来看。首先,从社会主义的阵营来看,根据马克思原理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那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的第一个角度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根源说。资本主义制度根源说这种观点是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看法。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而这种基本矛盾作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则表现在两个方面:1、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

4、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2、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由以上基本矛盾的两点表现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制度根源说”这一观点中,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应该仅仅是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现象的其中之一,而由于其真正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则其根绝办法应该是彻底消灭资本主义。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1929年所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一方面,美国工业生产在20年代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高涨。这次生产的高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内外市场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狂热需求。在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扩张的相

5、互促进之下,美国的工业生产被逐步推向了高峰,形成了高涨和繁荣的局面。另一方面,从2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就已出现了商品市场逐渐缩小的状况和趋势:始于战后初期的国内固定资产的大量更新临近尾声,市场对机器设备的需求开始日益减少;房屋住宅建筑在1926年以后也基本上饱和,建筑业开始逐年下降;居民消费达到顶点,耐用消费品已供大于求。同时,在整个20年代中,一些传统的工业部门出现衰落,农业始终处于慢性危机之中,使得一部分工人和全部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低下,购买力不足,更进一步减小了国内市场的容量。此外,从20年代中叶起,欧洲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美国的国

6、际市场日益缩小且竞争日益激烈。20年代工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与产品市场日益缩小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的结果,最终导致了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然而,除了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解释,还有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经济专家的分析结论,也就存在了对于其根本原因的几种说法:有效需求不足说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中论文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他看来,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爆发同样是因为生产的大量过剩,但是却不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而是仅仅因为消费需求的不足。凯恩斯认为在一国经济中,决定产出和就业水平的主要是有效需求,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7、。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需求和国外(净出口)需求四个部分构成。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造成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下降,进一步使社会总需求下降,以至于远远低于社会的生产水平,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到来。对于这一说法的支持有以下数据:1929—1933年,美国的消费支出从772亿美元下降到458亿美元;同期美国国内私人总投资从162亿美元下降到14亿美元;1928—1936年,美国的净出口从10亿美元缩减到3300万美元。货币政策失误说货币政策失误说的代表是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他的观点中,同样认识到了生产

8、过剩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