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诫子书》(苏教)

【教学课件】《诫子书》(苏教)

ID:41162489

大小:7.18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8-18

【教学课件】《诫子书》(苏教)_第1页
【教学课件】《诫子书》(苏教)_第2页
【教学课件】《诫子书》(苏教)_第3页
【教学课件】《诫子书》(苏教)_第4页
【教学课件】《诫子书》(苏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诫子书》(苏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畅言教育本课时编写:陕西咸阳市教研员李鹏老师第二单元·道德修养诫子书导入新课:一句话说故事谁知道图片里讲的是什么故事,跟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导入新课:一句话说故事谁知道图片里讲的是什么故事,跟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称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代表作有《隆中对》、《前出师表》、《后出师表》等。作者介绍导入新课: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

2、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书信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了解文体:书导入新课:写作背景:导入新课:本文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导入新课:夫淫慢险躁治性遂成fúyínzàoyěsuì字词积累跟我读

3、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dàn)(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lú),将/复何及!诫子书品读课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

4、复何及!品读课文1、静:2、淡泊:3、致远:4、广才: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增长才干内心恬淡,不慕名利达到远大目标品读课文放纵懈怠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修养性情疾行,指迅速逝去5、淫慢:6、励精:7、险躁:8、治性:9、驰:译文君子的行为,(应该)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怠忽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于是就渐渐枯

5、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不为社会所用,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品鉴课文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培养品德。品鉴课文本文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品鉴课文小组讨论: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个中心,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找出这几个句子。头脑风暴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提示: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找准角度,可谈收获,谈心得,谈感悟,谈反思…拓展阅读《傅雷家书》被视为家庭教育的成功范例,受到世人的推崇

6、和效仿。请同学们将《傅雷家书》和《诫子书》作个对比,看看优秀的家庭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